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风电零突破的背后——广西海洋部门高质量服务海上风电建设纪实

2023-11-22 13:35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海上风电
11月1日,在广西防城港防城区江山半岛白须公礁南部海域,两台已经安装好的海上风机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外醒目,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是广西海上风电“零的突破”,也意味着广西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从2022年8月到2023年5月,短短9个月时间,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出让方案通过审批。项目涉及海域面积400多公顷,项目规划装机容量18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约245亿元,全部建成后年上网电量超50亿度,可满足500万户居民家庭基本用电。

“零的突破”背后,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以下简称广西区海洋局)积极发挥资源要素保障主责主业,推进海上风电建设,推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预留海洋发展空间

广西区位优势独特,风能资源富集,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在“双碳”目标下,广西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步伐进一步加快。

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要重点建设包括北部湾在内的五大海上风电基地。目前,广西共规划9个海上风电场区,总规划装机容量2350万千瓦。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将带动海上风电产业落户广西,形成以风机、塔筒、叶片装备制造为核心,发电机、齿轮箱等配套产业及海洋牧场、海水制氢、海上储能等延伸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构建集勘探设计、装备制造、科研检测、施工运维、养殖旅游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在开展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广西国土空间规划(涉海部分)、广西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广西区海洋局积极争取,在应保尽保的前提下,从广西现有海洋功能区划面积释放出2419平方千米的可开发利用海域空间,为海上风电、核电等新能源产业预留发展空间。

强化用海协调 解决涉海难题

作为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用海面积大,用海方式复杂,利益相关者交织,协调难度大,且区内没有经验可以参照。广西区海洋局聚焦难点,提前介入,倡导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用海理念,在项目规划选址和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阶段,要求科学选划海域,合理布设海底电缆管道走向,兼顾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用海需求,重点关注防城区白须公礁南部海域等问题。为解决该项目海底电缆管道登陆点穿越生态保护红线问题,经反复论证具有不可避让性,符合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规定的有限人为活动的情形,广西区海洋局指导防城港市开展相关工作,最终获得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具的认定意见,妥善解决了电缆管道登陆点的问题。

做好用海监管注重生态修复

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是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也是自治区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要求2023年年底建成并网,时间紧、任务重。该项目于2022年8月获得风电竞配后,广西区海洋局多管齐下,从用海前期工作、审核报批、批后监管等方面全过程做好海洋要素保障服务。

一方面,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向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申请海底电缆管道路由勘测申报,尽快确定路由走向;另一方面,指导防城港市推进各项用海前期工作,编制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开展海域价值评估,编制海域使用权出让方案,组织召开海域使用论证专家评审。

2023年5月,该项目海域使用权成功竞出,距离获得风电竞配仅用时9个月的时间,体现了广西“海洋速度”。

项目海域使用权成功竞出并办理了不动产登记手续后,下一步将转入项目监管阶段,广西区海洋局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项目用海监管工作的函》的要求,督促项目业主委托技术单位编制生态修复实施方案,并组织专家评审。生态修复实施方案从海洋生态本底和管控信息、用海批复要求、生态跟踪监测措施、生态跟踪监测评价、生态保护修复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制定。广西区海洋局委托直属技术单位广西海洋研究院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加强项目用海监管,按季度向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报送监管情况,确保项目在用海施工过程中符合依法依规用海、生态用海的要求。

下一步,广西区海洋局将立足广西海洋资源优势,以服务风电开发和配套产业链建设为重点,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开发海上风电资源,打造形成北部湾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和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促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全球首创:船载氨裂解系统产生纯氢

日前,西班牙氢气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H2SITE已委托世界上第一个船载氨裂解系统,该系统可产生高纯度氢气,并配有PEM燃料电池,用于为船舶的辅助消耗品发电。该公司于11月21日分享了这一里程碑,解释说,一个集成膜反应器在驶过比斯开湾海岸的BERTHA B补给船上安装并运行。H2SITE表示,其膜反应器可确保在单个工艺步骤中向燃料电池输送高纯度氢气的同时,将所有氨转化为氢气。在航行期间,作为H2OCEAN项目的一部分,H2SITE的裂解器为船舶的辅助服务提供了... 2023-11-23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构建全球风电产业共同体,打造可信赖的清洁能源

与其说中国风电的全球贡献,不如说中国风电正加速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即便一切有条件的国家自主减碳承诺全部兑现,在最乐观的情景下,顺利实现《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目标的机会也只有14%。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刚刚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23》警示,全球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再次升级。在这样的情势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及消费市场,今年以来,中国在不同场合不断呼吁加强... 2023-11-23

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从传统的海洋油气,到新兴的海洋发电,目前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海洋油气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9.7%,垦利6-1、陆丰12-3油田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2023-11-22

Octopus Energy推出首个海上风电基金

Octopus Energy的发电部门管理着60亿英镑(75亿美元)的绿色能源项目。日前,该部门推出了其首个海上风电基金。该基金由日本能源巨头东京燃气公司 (Tokyo Gas) 投资 1.9 亿英镑设立,计划到 2030 年在全球投资 30 亿英镑用于海上风电。项目将集中在欧洲,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提高能源安全。 2023-11-22

广东省2023年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结果公布

近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广东省2023年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通知》,公布了省管海上风电项目竞配结果。本次省管海域海上风电竞争配置项目共15个,总装机容量700万千瓦,包括珠海市2个、100万千瓦;湛江市2个、70万千瓦;阳江市6个、300万千瓦;江门市2个、80万千瓦;汕尾市3个、150万千瓦。其中,珠海市项目位于高栏港荷包岛以南海域,场址面积约155平方公里,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国家能源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和广东省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通过竞争配置取得项目主导开发权,装机容量各50 2023-11-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