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球首创:船载氨裂解系统产生纯氢

2023-11-23 09:40     来源:蓝水LAB     氨裂解系统 绿氢 海上风电
日前,西班牙氢气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H2SITE已委托世界上第一个船载氨裂解系统,该系统可产生高纯度氢气,并配有PEM燃料电池,用于为船舶的辅助消耗品发电。

该公司于11月21日分享了这一里程碑,解释说,一个集成膜反应器在驶过比斯开湾海岸的BERTHA B补给船上安装并运行。

H2SITE表示,其膜反应器可确保在单个工艺步骤中向燃料电池输送高纯度氢气的同时,将所有氨转化为氢气。在航行期间,作为H2OCEAN项目的一部分,H2SITE的裂解器为船舶的辅助服务提供了动力。

对于这个项目,该公司与活跃在海事脱碳领域的参与者合作,如Zumaia Offshore、Erhardt Offshore、Ajusa和TECNALIA,以及Enagas和ABS的参与。H2SITE技术总监何塞·梅德拉诺表示:“我们的创新膜反应器技术不仅提高了系统效率,还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这在空间有限的应用中尤为重要,例如船上。” “我们的设计重点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氨的消耗,这对于扩大规模以适应更高功率的输出装置至关重要。”

H2SITE成立于2020年,拥有反应器和分离器的技术,可促进各种原料转化为氢气。这些原料包括氨、甲醇或合成气,以及从低浓度气态混合物中分离氢气,用于盐穴或地质氢气应用。

日本航运公司三井物产株式会社(MOL)也在开展一个项目,旨在利用海上风能从船上的水中生产氢气,并将其转化为船只的推进力。去年,芬兰技术集团瓦锡兰与Hycamite TCD Technologies签订了一项联合开发协议,以开发从液化天然气(LNG)船上生产具有成本效益的氢气。

总部位于纽约的氢气公司H2 Industries和海洋工程公司TECHNOLOG Services还为概念船开发了3D设计,该船收集塑料废物并将其转化为清洁的氢气。 

推荐阅读

我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加速建设

我国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加速建设。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超过30GW,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未来将重点建设山东半岛、长三角、闽南、粤东、北部湾五大海上风电基地集群,“十四五”期间各地规划规模达80GW,到2030年累计2亿千瓦。 2023-11-24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到访中船海装

11月22日,我国著名结构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原校长周绪红到访中船海装,双方就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等进行深入交流,中船海装副总经理黄卫民热情接待了周绪红院士一行。会上,双方就智能化设计、数字化装配、数字孪生技术,未来海上风电支撑结构发展趋势开展了深入探讨。周绪红院士团队重点介绍了风电机组支撑结构智能化设计和数字化装配技术等研究成果。他提出,数字化及系统集成设计技术与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可以实... 2023-11-23

韩国2GW海上风电竞标,2家中国整机商参与联合竞标!

据悉,韩国2023年度固定价格风电项目竞标申请已经结束,其中海上风电项目7个,总装机容量2067MW。值得关注的是,2家中国整机商也参与了联合竞标,分别是金风科技旗下的Vensys和明阳智能。 2023-11-23

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构建全球风电产业共同体,打造可信赖的清洁能源

与其说中国风电的全球贡献,不如说中国风电正加速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即便一切有条件的国家自主减碳承诺全部兑现,在最乐观的情景下,顺利实现《巴黎气候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目标的机会也只有14%。11月20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刚刚发布的《排放差距报告2023》警示,全球气候行动的紧迫性再次升级。在这样的情势下,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及消费市场,今年以来,中国在不同场合不断呼吁加强... 2023-11-23

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从传统的海洋油气,到新兴的海洋发电,目前我国海洋能源供给能力持续提升。自然资源部20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稳中向好,海洋油气供给能力持续提升,海洋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6%、9.7%,垦利6-1、陆丰12-3油田等多个项目建成投产。 2023-11-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