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美官宣:支持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

2023-11-16 10:04     来源:生态环境部     可再生能源
11月15日,中美两国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声明指出:

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从而可预期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据了解,到2020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2799GW,其中水电仍占最大份额(1211GW),太阳能和风能正在迅速追赶,这意味着到增长至2020年底的3倍规模,意味着2030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8400GW,其中风电光伏将占据5600亿GW的绝大部分。

声明全文如下:

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

重温习近平主席和约瑟夫·拜登总统在印尼巴厘岛会晤,中美双方重申致力于合作并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危机。为此,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3年7月16—19日在北京、11月4—7日在加利福尼亚阳光之乡举行会谈,并发表以下声明:

一、中美两国回顾、重申并致力于进一步有效和持续实施2021年4月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和2021年11月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

二、中美两国认识到,气候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日益显著。面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等现有最佳科学发现的警示,两国致力于有效实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体现公平以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则,考虑不同国情,根据巴黎协定第二条所述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包括努力保持1.5℃可实现,达成该协定的目的。

三、中美两国致力于有效实施巴黎协定及其决定,包括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和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两国强调,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对于在这关键十年及其后有意义地应对气候危机至关重要。两国认识到,两国无论是在国内应对措施还是共同合作行动方面对于落实巴黎协定各项目标、推动多边主义均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人类今世后代,两国将合作并与公约和巴黎协定其他缔约方一道直面当今世界最为严峻的挑战之一。

四、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工作组将聚焦联合声明和联合宣言中确定的合作领域,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州和城市、毁林以及双方同意的其他主题。工作组将就控制和减少排放的政策、措施和技术进行信息交流,分享各自经验,识别和实施合作项目,并评估联合声明、联合宣言和本次声明的实施情况。工作组由两国气候变化特使共同领导,两国相关部委和政府机构的官员以适当方式参加。

五、中美两国将于COP28之前及其后在工作组下重点加速以下具体行动,特别是切实可行和实实在在的合作计划和项目。

能源转型

六、 在21世纪20年代这关键十年,两国支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宣言所述努力争取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增至三倍,并计划从现在到2030年在2020年水平上充分加快两国可再生能源部署,以加快煤油气发电替代,从而可预期电力行业排放在达峰后实现有意义的绝对减少。

七、双方同意重启中美能效论坛,以深化工业、建筑、 交通和设备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政策交流。

八、中美两国计划重启双边能源政策和战略对话,就共同商定的议题开展交流,推动二轨活动,加强务实合作。

九、两国争取到2030年各自推进至少5个工业和能源等领域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大规模合作项目。

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十、两国将落实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并计划视情细化进一步措施。

十一、两国将立即启动技术性工作组合作,开展政策对话、技术解决方案交流和能力建设,在各自国家甲烷行动计划基础上制定各自纳入其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的甲烷减排行动/目标,并支持两国各自甲烷减/控排取得进展。

十二、两国计划就各自管理氧化亚氮排放的措施开展合作。

十三、两国计划在基加利修正案下共同努力逐步减少氢氟碳化物,并致力于确保生产的所有制冷设备采用有力度的最低能效标准。

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

十四、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作用,两国相关政府部门计划尽快就这些议题开展一次政策对话,并支持双方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交流讨论和合作项目。

十五、中美两国决心终结塑料污染并将与各方一道制订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包括海洋环境塑料污染)国际文书。

地方合作

十六、中美两国将支持省、州和城市在电力、交通、建筑和废弃物等领域开展气候合作。双方将推动地方政府、企业、智库和其他相关方积极参与合作。两国将通过商定的定期会议,进行政策对话、最佳实践分享、信息交流并促进项目合作。

十七、中美两国计划于2024年上半年举办地方气候行动高级别活动。

十八、双方欢迎并赞赏两国已开展的地方合作,并鼓励省、州和城市开展务实气候合作。

森林

十九、双方承诺进一步努力,以到2030年停止和扭转森林减少,包括通过规管和政策手段全面落实并有效执行各自禁止非法进口的法律。双方计划包括在工作组下讨论交流如何增进努力,以加强这一承诺的落实。

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协同

二十、两国计划合作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和技术部署,以加强温室气体与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和其他对流层臭氧前体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协同控制。

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

二十一、重申国家自主贡献由国家自主决定的性质,回顾巴黎协定第四条第4款,两国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将是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所体现的减排符合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的巴黎温控目标。

COP28

二十二、中美两国将会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邀请各国参加在COP28期间举行的“甲烷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峰会”。

二十三、中美两国将积极参与巴黎协定首次全球盘点,这是缔约方对力度、落实和合作进行回头看的重要机会,以符合巴黎协定温控目标,即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并与缔约方决心保持1.5℃温控目标可实现相一致。

二十四、两国致力于共同努力并与其他缔约方一道,以协商一致方式达成全球盘点决定。两国认为,该决定:

——应体现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的实质性积极进展,包括该协定促进了缔约方和非缔约方利益攸关方的行动,以及世界在温升轨迹方面相比没有协定明显处于较好的状况;

——应考虑公平,并参考现有最佳科学,包括最新 IPCC 报告;

——应在各个主题领域保持平衡,包括回顾性和响应性要素,并与巴黎协定设计保持一致;

——应体现实现巴黎协定目标需要结合不同国情,在行动和支持方面大幅增强雄心和加强落实;

——应在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煤/油/气)、森林等碳汇、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气体,以及低碳技术等方面发出信号;

——认识到国家自主贡献的国家自主决定性质并回顾巴黎协定第四条第4款,应鼓励2035年全经济范围国家自主贡献涵盖所有温室气体;

——应体现适应至关重要,并辅以一项强有力的决定,以提出一个有力度的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加速适应,包括制定目标/指标以加强适应有效性;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提供早期预警系统;加强关键领域(例如粮食、水、基础设施、健康和生态系统)适应努力;

——应注意到发达国家预期2023年实现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目标,重申敦促发达国家缔约方将其提供的适应资金至少翻倍;期待COP29通过新的集体量化资金目标;并使资金流动符合巴黎协定目标;

——应欢迎并赞赏过渡委员会关于建立解决损失和损害问题的资金安排,包括为此设立一项基金的建议;

——应强调国际合作的重要作用,包括气候危机的全球性要求尽可能广泛的合作,而这种合作是实现有力度的减缓行动和气候韧性发展的关键推动因素。

二十五、中美两国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对话、协作努力,支持主席国阿联酋成功举办COP28。

推荐阅读

38.90亿元!海工巨头获两份海上风电合同

近日,Van Oord获得了波兰Baltic Power海上风电场和中国台湾省大彰化2b & 4海上风电场的合同,总价值超过5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38.90亿元)。在波兰Baltic Power海上风电项目中,Van Oord将运输和安装78个基础,包括76个用于风机的单桩基础和2个用于海上变电站的基础。该公司将于2024年起部署旗下重型起重安装船Svanen执行作业,并于2025年夏季完成。Baltic Power海上风电项目由Orlen(51%)和Northland Power(49%)联合开 2023-11-14

韩华海洋扩大投资发展海上风电业务

韩国造船商韩华海洋周一表示,将把对风电业务的投资从最初的2000亿韩元(1.51亿美元)扩大到3000亿韩元,以确保在这个新兴行业中占据优势。该公司表示,计划发行新股,为计划中的投资筹集资金。目前,全球海上风力发电市场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据欧盟称,预计到2040年,该领域将成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利用筹集的资金,该公司旨在推进其在风电安装船、海上氨和氢生产设施等领域的技术,以增强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价值链。根据韩华计划的商业模... 2023-11-14

“绿会”就“海上可再生能源贯彻可持续海洋原则”提交3点建议

近日,联合国全球契约海洋管理联盟呼吁就在海上可再生能源中贯彻可持续海洋原则公开征求意见。该文件提供了一套原则和建议,将指导海上可再生能源(ORE)在净积极生物多样性目标方面采取行动的标准方法。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风光电自然保护工作组积极参与联合国全球契约海洋管理联盟的磋商文件的建言献策,提交了3条建议。【建议1】在Principles for biodiversity net-positive offshore renewable ene... 2023-11-13

《海上风电专利洞察报告》:揭秘海上风电技术最新趋势

由于其巨大的能源潜力和成本竞争力,海上风电行业受到了能源界的极大关注。 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全球累计安装了63GW的海上风电容量。 2010-2022年期间,海上风电发电的平准化成本下降了59%。“尽管取得了这些积极进展,但国际社会仍需要进一步创新和行动,以确保到2030年和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容量分别达到494GW和2465 GW,符合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气温升幅限制1.5℃之内的目标。 2023-11-13

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正式下水

海上风电是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随着我国海上风能开发利用逐渐向范围广阔、风能资源丰富稳定的深远海发展,海底电缆的长距离敷设成为海上风电输送到陆地的重要保障。9日上午,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正式下水。启帆19号船长108.6米,宽37.2米,排水量2.4万吨,电缆装载量1万吨,是我国排水量、海缆装载量最大的海缆作业船。在进行水下作业时,启帆19号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拖曳式水喷埋设犁。通过水泵喷出的高压水流,在海床... 2023-11-1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