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2023年数字孪生海洋国际峰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开幕

2023-11-13 11:10     来源: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海洋媒体实验室 厦门日报 海洋知     数字孪生技术 海洋资源 海洋能源海洋经济

2023年11月10日,2023年数字孪生海洋国际峰会(International Digital Twins of the Ocean 2023, DITTO Summit 2023)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酒店开幕。本次会议由“数字孪生海洋”(DITTO)国际大科学计划发起主办,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和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共同承办,厦门大学柴扉教授、德国基尔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GEOMAR)Martin Visbeck研究员担任大会共同主席,吸引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450名海洋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业界各方代表参会。

据悉,这是全球数字孪生海洋领域首次在亚洲地区举办的高端国际学术会议,对于我国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海洋开发应用布局、实现数字孪生海洋创新技术的自立自强和国际引领具有重要的意义。

峰会开幕式由柴扉教授主持。大会共同主席Martin Visbeck、联合国秘书长海洋事务特使Peter Thomson、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陈丹红及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Martin Visbeck教授提及数字孪生海洋是数字孪生技术在海洋数字化中遇到的重大机遇,阐述数字孪生海洋项目的目标,鼓励数字孪生海洋在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更多创新成果,以赋能可持续蓝色经济,实现人海共荣。

Peter Thomson先生明确指出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呼吁全球采取变革性行动,强调数字孪生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及保护海洋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描绘该领域在未来创新发展前景,鼓励并期许中国年轻一代在解决全球问题进程中发挥更大的关键作用。

陈丹红司长表示,数字孪生海洋对管理和规划海洋资源至关重要,在模拟和预测海洋动力过程、支持科研和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对气候变化应对和可持续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通过此次峰会促进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并呼吁各国专家学者为共同推动全球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

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代表学校向参会嘉宾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指出,数字孪生技术对推动涉海产业转型升级、帮助解决海洋所面临的挑战、助力全球海洋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镇”,厦门大学有幸举办本次峰会,希望专家学者能借此机会加强交流、相互启发,集结全球智慧,为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构建蓝色伙伴关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作出贡献。

开幕式后,崂山实验室吴立新院士、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Nadia Pinardi教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李家彪院士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陈大可院士受邀在会上作了精彩的主旨报告。

吴立新院士回顾了地球系统模拟的最新进展,提出建设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拟的必要性。他表示,地球系统具有复杂的跨尺度和跨领域相互作用的特征,基于超级计算机的地球系统多球面耦合数值模拟可加深人类对地球系统演变基本规律的理解,亦可准确预测预警地球系统未来的变化,从而推动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

Nadia Pinardi教授表示应用性海洋学和海洋数字孪生技术为弥合学术界与社会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独特的机会。她认为,依托先进技术和最新科学研究,人类可更深入地了解海洋这一连通且复杂的系统,助力人海和谐共生的实现。她还在主旨报告中展示了其研究团队为解决海洋管理问题及提高沿海抗灾能力等而研发的数字孪生海洋应用系统。

李家彪院士重点介绍了其领衔的“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Digital Deep-sea Typical Habitats Programme,简称Digital DEPTH)。该计划拟利用先进技术进行深海研究,构建智能观测系统,并促进数据和样本的共享,建立“观测-模拟-预测”一体化数字平台,最终推出“数字深海栖息地图谱”作为公共产品,并更新深海空间管理工具。同时,该计划将与青年科学家,特别是来自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最不发达国家(LDCs)和内陆最不发达国家(LLDCs)的年轻人分享深海科学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与经验。

陈大可院士围绕“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孪生海洋”作详细报告,认为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孪生海洋”(DTO)体系对于区域防灾、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正在与各方合作,构建全生命周期海洋数据治理的数据湖,开发数据与知识耦合的海洋环境预测技术,实现在线计算和多维可视化,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决策服务平台。通过将多源数据及模型整合到一个可交互访问的框架内,该体系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监测、预测与管理的强大工具。

在主旨报告之后,Martin Visbeck教授主持了“高峰对话”环节。围绕“数字孪生海洋项目如何赋能联合国海洋十年相关项目”之一议题,Martin Visbeck与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德国基尔海洋研究中心Toste Tanhua研究员、挪威水研究所Richard Bellerby首席科学家等8位院所及企业代表开展了更为详细深入的专题讨论。与会嘉宾通过介绍项目详情及阐释其与数字孪生海洋项目的关联性、需求性,提出了“多元利益相关者共谋合作”等建设性建议,纷纷表示了对数字孪生海洋技术突破及未来应用前景的信心。

据悉,本次峰会围绕感知、模拟、可视等主题,邀请全球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并通过组织产学研用研讨会、“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研讨会、青年海洋科学家论坛以及系列卫星活动(Satellite Events)等方式开展多层次、多元化、跨界合作的深入探讨。

会议持续至11月12日。除开幕式当天活动,峰会还邀请到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资深研究员Anne Cohen、英国国家海洋学中心首席科学家John Siddorn等8位嘉宾进行主旨报告,并围绕海洋物理过程建模、数字孪生技术在河口和海岸过程中的应用,以及海洋物理过程的观测等议题安排15个平行分会,共计94个口头学术报告。此外,还有99份壁报展示及小范围专题研讨等活动,为与会者提供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契机及平台。

推荐阅读

关于海洋能源绿色转型的思考

在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和“双碳”目标引领下,海洋能源资源绿色开发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国际海洋竞争的核心环节。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创新对于保障全球能源供给战略意义重大;海洋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创新对实现“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现实意义重大;大洋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科技创新对清洁能源储能等技术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价值;实现海洋能源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各大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做大做强海洋经济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3-11-14

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揭牌

11月8日,“广东省海洋能源装备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省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在中国铁建港航局珠海横琴总部大厦隆重举行。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工业大学原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张永康教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广东分盟常务副理事长、国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黄兴教授,广东省科学院珠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红烨,省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及共建单位代表等参加会议,共同见证重点实验室揭牌,并就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和未来发展进行了研讨。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永东,中国铁建海洋基 2023-11-14

中国能建北方区域总部与大连高新区共商合作

11月1日,中国能建北方区域总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北方建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立成在津会见大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骆东升,双方就进一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一致共识。 2023-11-13

“海洽会”19个海洋经济项目签约 总金额达3.4亿元

11月11日上午,作为2023厦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洽谈会(简称海洽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海洋经济项目签约暨海洋科技成果推介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B3馆中心展区主舞台举行。本次海洽会海洋经济项目签约仪式上,共签约项目19项,签约总金额达3.4亿元。签约项目涵盖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高端装备、智慧海洋、海洋种业等多个领域。签约项目涵盖了2023年新立项的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2项,计划总投资2.78亿元,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产值1... 2023-11-13

向海图强看广东丨耕牧深蓝 唱响现代“海洋牧歌”

在汕头,从浅海到深海,从看天吃饭到高效养殖,海洋牧场快速发展;在江门,种苗培育、深海养殖、精深加工、装备制造、融租服务、海上风电六位一体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加速布局;在湛江,重点发展一条鱼、一条虾、一只蚝,大力构建蓝色粮仓……拥有4000多公里海岸线的广东,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高奏现代海洋牧歌。从阳江闸坡渔港驶出的渔船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广东省委网信办主办的向海图强看广东大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探访调研广东... 2023-11-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