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社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山东烟台圆满闭幕,经过激烈角逐,研究总院勘探开发研究院2个项目在总决赛的145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熊浩团队“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聚集过程定量化表征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海外赛铜奖,范洪军、张显文团队“海上裂缝性潜山油气藏空间表征技术及工业化应用”荣获创新赛优胜奖。
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实施以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全国性博士后创新创业赛事。本届大赛主题为“智汇赋能发展 博创引领未来”,共设创新赛、创业赛、海外(境外)赛和揭榜领题赛等4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海洋开发与应用、其他行业等7个赛道,吸引了海内外6206个博士后项目、2.5万人参赛。
海外赛项目“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聚集过程定量化表征技术及应用”立足中国海油绿色发展战略,借鉴先进的水合物开发经验和技术,首次通过机器学习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定量表征天然气水合物聚集成核轨迹,并提取出关键成核路径,奠定了特定催化剂筛选理论基础,实现了实验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开采。该技术有望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大规模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创新赛项目“海上裂缝性潜山油气藏空间表征技术及工业化应用”针对裂缝性潜山油气藏高效开发需求,构建从“地震成像”到“模型表征”一体化技术方案,创新海上裂缝性潜山油气藏空间表征技术,突破了行业5000米埋深的米级裂缝表征精度以及内部油气分布的准确识别。项目成果有效支撑世界海上首个千亿方潜山凝析气田渤中19-6示范工程落地,投产后可供百万人口城市的居民使用超过百年;推广应用于亿吨级潜山油藏渤中26-6开发方案研究,支撑该项目当年发现、当年可研、当年基设、提前一年投产开发示范,应用成效显著。
此次大赛旨在促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为博士后打造了多元化的对接交流平台,有力贯通了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研究总院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集团公司关于勘探开发一体化、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部署要求,加快发展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关键卡脖子技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