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流花油田作业区依托“数据湖”架构,从安全管理方面切入,以流花16-2油田群为试点,自主建成“安全管理数据库”,实现安全管理新突破,助力深水油田管理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数据库以作业工单、风险管控、作业队伍、作业执行,数据为核心要素叠加各类安全数据分析,立体展现现场管理动作及人员责任落实情况。
“智能化”数据统计员作业区将海上油气生产设施,七大安全系统数据进行整合,对13个监管模块,72项安全管理数据开展统一监测管理,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建成了系统可行、纵深防御的“安全管理数据库”。
数据库的成功应用避免了线上频频切换平台系统线下手工统计分析的繁琐累赘,并且能够直观展现现场作业类型、作业量和作业点分布,便于一线及时掌握现场作业情况,加强对高风险作业和人员密集作业的干预,极大提高了现场安全管理效能。
“数字化”安全监督数据库的实时监测和系统分析,实质上构建了“设施风险动态时空图”,不仅能够让油田全员及时获取设施安全生产现状,而且实现了各类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监控的全过程实时管控,能够综合感知、分析预测安全生产风险,为管理层针对性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提供事前管理决策依据。
数据库可谓充当了“安全监督”的角色,便于海上一线有效把控现场风险,综合协调监管重点,督促、检查、掌握油田安全生产工作及趋势,及时采取措施纠正苗头性问题,让风险时刻处于受控状态。
下一阶段,流花油田作业区将基于“安全管理数据库”,持续完善油田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的风险感知、控制与管理能力,加快推动安全生产管理,走向“事前预防”,更好保障深水油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