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西江油田海域随着艉输软管氮气吹扫结束,“海洋石油115”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圆满完成坞修前最后一船原油外输。
与此同时,62公里外的惠州油田海域,在海管的另一端,“南海奋进”号FPSO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坞修后的第一船原油外输,一场特殊的“接力赛”在南海东部油田精彩上演。
“海洋石油115”接收惠州、西江两大油田群共14个生产平台的原油,平均每4天就要进行一次外输。上游14条海管总长度达178公里,原油从首个平台输送至FPSO需32个小时。“海洋石油115”是南海东部油田实现外输原油700船里程碑速度最快的油轮,将纪录减少了4年。
截至目前“海洋石油115”已累计安全外输731船原油累计供应原油超2.7亿桶。
由于“海洋石油115”已服役15年,根据专业评估情况需在2023年进坞大修,作为原油日产量高达超1万吨的西江、惠州油田群,“海洋石油115”若按常规作业方式进行坞修,油田群将因停产造成100多万吨的原油损失。
为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中国海油跨海域协调FPSO资源,以南海西部新、老文昌油田合并,释放“南海奋进”号为契机,将“南海奋进”号升级改造后,转入南海东部油田服役,实现“海洋石油115”坞修期间由“南海奋进”号保障油田群的原油处理和外输任务
“奋进”再出发
经历了300多天的坞修后,“南海奋进”号已于9月底投入使用,10月24日,“南海奋进”号开启了第一船原油外输,成功接过了“海洋石油115”的接力棒,成为两大油田群14个生产平台新的油气处理终端。
“海洋石油115”将于10月底拖航进坞大修,进行船体检验检测,中控系统整体国产化升级,约1400吨船体钢结构更换,超40万平米船体除锈刷漆,4000米老旧设备管线更换等一系列坞修工作。
“海洋石油115”坞修项目计划约150天,坞修结束后将回到原来位置和“南海奋进”号共同服役于西江、惠州油田群,开启“双船模式”,以充分满足未来新油田投产进一步增长的产能需求。
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将高质量开展“海洋石油115”坞修项目,持续加强海洋油气装备设计建造水平,为南海东部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