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创新深耕“全系列”助力中船布局海上风电

2023-10-26 11:14     来源:中国经营网     中国石化 海上风电
日前,长城润滑油在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亮相,并就深耕风电专用润滑油品、助力中船布局海上风电进行了发布。

风电产业增势迅猛专业润滑配套升级

当前,正值中国风电产业高速发展时期。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风电吊装容量统计简报》显示:2022年,全国新增装机11098台,容量4983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467.2万千瓦,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15.7万千瓦。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超过18万台,容量超3.9亿千瓦,其中,陆上累计装机容量3.6亿千瓦,海上累计装机容量3051万千瓦。

研究机构资料显示,2023年风电专用润滑油市场总体规模超过2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约5%。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风电专用润滑全系列产品的品牌,长城润滑油表示将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深耕风电不同领域的专属油品,为各种极端气候场景下的风电齿轮箱、轴承、断路器等专用场景提供更加精准配套的尖端产品。

长城润滑油是国内最早从事风电专用润滑产品研发的企业,也是目前唯一拥有风机全系列润滑产品应用的品牌,为风电企业提供全方面的润滑方案,可以让风机在多种工况下都能实现高质量的运行。拥有着丰富的高负载、高转速、极压抗磨等场景下的专用油品研发经验,在抗氧化性、抗污染性、耐用性等方面拥有大量先进专利。

技术人士指出:“海上风电相较于陆地风电而言,更易遭受水分、盐蚀等影响,齿轮箱的微点蚀更具海洋风蚀特征,对于精滤器、润滑油清洁度的有着独特的需求。同时,海上作业对于自动加脂系统和中央润滑系统的设计也有着更高的标准,想要提高维护保养效率,不仅需要更精准、更专业的产品,同时也需要站在系统设计的层面,提供更加符合海上风电特征的综合解决方案,从系统设计、设备养护、材料品质多个层面不断提升运营效率。”

从自然资源部获悉,2022年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6.2%。随着沿海地区清洁能源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海上风电、海浪发电、潮汐发电、海洋热能、温差发电等技术都在不断探索和壮大,其中海上风电最为显著。

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海上风电和陆上风电相比,建设和运营成本更高,同时由于风力更加稳定、电量产出也更高。但海上风电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的生态环境影响小、同时不会占用大面积土地,可以在更远离居民区的地方建设,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强强联合推动产业技术全面升级

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作为中国风电润滑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在近日举办的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上与中船重庆清平机械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携手深度布局风电产业,共同助力中国风电事业发展。

签约活动后,中船重庆清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签约代表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杨鑫锐先生提到了对未来10年海上风电发展重点关注的方向:

杨鑫锐指出:当前海上风电的首要方向,是实现高可靠化的发展。海上风电环境复杂恶劣,台风因素会让整个机组不可控风险加大,在这个过程中发展高可靠性的整机、高可靠性的零部件,是未来行业发展的重点焦点。

其次,是在高可靠性要求之下,达到降本增效。这既需要依托制造业的科技创新,提高零部件的协同配套、提升零部件的高性价比,同时也需要良好的润滑系统实现精益养护。这也是中船重庆清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的战略合作的重心。随着风电产业规模的提升,未来风电价格将面临会持续下降的压力,因此,更加需要在油品使用、设备制造,售后维护等各环节做好成本的精益控制,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国产化供应链的高可靠性、自主可控等优势。

此外,还需要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风电产业正在走向“源网荷储”的系统化建设之路,需要在商业模式上实现多样化、持续不断的探索。尤其是海上风电,解决好就地消纳就地储存对于优化能源利用、提升产业效率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提出了“海上发电+海洋牧场+海上制氢”等全新生态链,事关民生的使用也将是一个前沿探索方向。

未来,海上风电还将与人文产业融合,我们国家已经突破了游轮的制造,海上游轮观光、海上船舶普及将会为海上风场提供更广阔的应用场景。我们正在共同见证一个海上风电的创新发展的时代,它将持续地为企业、为行业带来收益,为国家提供绿色高效电力。

以“技术+市场+服务”助力中国风电“出海之路”

当前正值“中国风电出海”热潮,作为我国风电润滑领域的引领者,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也在深化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合作,助力中国风电“出海之路”,为行业伙伴带来“看得见”的价值效益的服务。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水琳女士在风能大会战略签仪式结束后谈到: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产销研服一体化。不仅可以识别市场需求进行快速产品开发,同时在公司内部的生产响应、销售响应上都形成无缝沟通和衔接,在”技术+生产和+销售”工作中形成了紧密合作。在技术上还会延伸到对产品应用端的不断深入,给客户提供在线分析、检测、跟踪,以深入匹配配套为客户的设备有效高效运行提供保证。这就形成了中国石化长城润滑油最有特色的“技术+市场+服务”的典型铁三角服务模式。

技术诞生于市场。长城润滑油目前已和中国十余家主机厂形成了全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并根据客户的定制需求匹配定制产品、定制技术、提供定制化的跟踪服务,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基于各大主机厂在终端的使用验证,长城润滑油不断提升技术服务,在风电行业发展进程中不断开拓和深耕前沿应用案例,为中国风电行业零部件制造商的开发过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一线市场检验与技术反馈升级中,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不断与风电企业紧密协作,共同成长,实现产品的技术、服务升级突破。以更加紧密的合作,助力中国风电出海走向世界。

从技术角度上,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级专家水琳女士表示:随着润滑、养护等系统和产品的创新升级,未来海上风电的建设运营成本将能进一步得到降低,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风电大国将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跑者和最大受益者。

推荐阅读

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

10月25日下午,以哈电风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风能)为第一依托单位重组的海上风力发电装备与风能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哈电风能隆重召开。哈电风能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龚福民,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越雷,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肯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湖南大学教授黄守道,哈电风能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曹颖春等出席会议。特邀湖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彭敬东、湘潭市... 2023-10-27

浅析​CTV的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在整个行业中,船员转运船(CTV)是风电场运输的组成部分,对于海上风电场的人员和货物运输至关重要。尽管这些船只本身的尺寸相对较小,但CTV的短缺将对不断增长的海上风电行业产生重大影响。Colebrook Offshore是一家专门从事海上可再生能源的租赁、买卖和市场情报经纪公司,分析了欧洲CTV市场的当前趋势和可用性。风电行业的增长海上风能产业发展迅速。根据Polaris Market Research的数据,全球海上风能市场规模预计将以12.1%的复合年增长率... 2023-10-27

​广西1340万千瓦深远海海上风电中标候选人公示

10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广西深远海海上风电标段Ⅰ、标段Ⅱ前期工作咨询服务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标段Ⅰ: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4498万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投标报价:6876.946213万元。第三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6350... 2023-10-27

新能源与灵活调节资源协调规划软件研发成功可为海上风电等大规模风光基地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持

记者10月25日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已完成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能源与灵活调节资源协调规划软件研发,软件基于时序生产模拟技术,可为我国沙戈荒、海上风电等大规模风光基地与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和工具支撑。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后给系统电力电量平衡带来巨大挑战,未来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实现电力的清洁低碳运行与可靠供应,新能源与各类灵活调节资源的规划配置面临不确定性高、变量多、运行方式耦... 2023-10-26

上海电气汕头基地首台4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发运

近日,在上海电气汕头智能制造基地组装下线的4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从广澳港区出发,顺利运往福建莆田,用于全球首个漂浮式风光渔融合项目建设。这台机组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自主研发,是汕头基地下线的首台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这个漂浮式风光渔融合项目由三立柱半潜式漂浮式平台、4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和轻质柔性光伏组件组成,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项目投产后,这台风机单日24小时满负荷运转可发电9.6万千瓦时,相当于4.25万人一天的生活用电量... 2023-10-2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