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垦利原油安全外输突破50000万吨!

2023-10-19 13:55     来源:海油发展      垦利原油 海上油气油田群中国海油
近日,垦利原油安全外输突破5000万吨大关的同时,销售公司顺利完成 1622批次系统、专业、安全外输协调任务 ,这也是销售公司助力原油外输的又一里程碑。

自垦利油田群自2014年投产以来,原油年产量从110万吨增至900万吨,逐年稳步增长的原油产量在保障环渤海区域能源供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垦利原油通过海底管线输送至垦利终端处理合格后,管输至国贸东营港库区仓储,最后通过汽运和管输的方式销售至下游客户。销售公司主要负责垦利上岸原油的外输协调工作,多年来与各方深入对接、紧密联系,形成“产、运、储、销”一体化沟通联动机制 。

每一批次原油外输前,销售公司结合现场实际与生产方详细沟通配产计划、外输发货量、作业时间等内容,并组织各方召开外输作业协调会,制定周密的外输方案及应急协调措施。原油外输过程中,销售公司工作人员全程跟踪储罐排水进度,精确计算转送底油量,进行外输前后液位计量、取样、化验等检验鉴定并与商检部门共同做好数据计算和整理工作。派驻现场作业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跟踪外输进度,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原油安全外输。

突破外输5000万吨大关之际,销售公司东营分公司组织上下游各方围绕垦利原油收发货一体化服务进行了研讨交流,各方共同回顾了垦利原油外输的“进化”历程,重点探讨了垦利原油品质、储罐轮转效率、应急外输协调、计量争议处理、中转及管线置换等工作,为垦利原油提产后的“全产全销”做好准备工作。

据悉,垦利原油年产量预计在2025年突破1000万吨。销售公司东营分公司将充分发挥属地优势,聚焦主责主业,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协调服务队伍,积极锤炼核心竞争力 。销售公司将以更优质的能源协调服务助力渤海油田增储上产,服务集团公司“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和“四个中心”的建设,积极贡献“保产、保销、保民生”的价值 ,勇当建设海洋强国排头兵。

推荐阅读

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乐东10-1气田上部组块装船出海

10月16日获悉,我国海上首个超高温超高压气田----乐东10-1气田上部组块在广东湛江完成陆地建造,装船后拖航出海。 2023-10-23

天津深之蓝启动科创板IPO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天津深之蓝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天津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在科创板IPO,辅导券商为中金公司。天津深之蓝海洋科技成立于2013年1月,注册资本约3.8亿元人民币,第一大股东为魏建仓,合计持有公司41.35%的股份,为实际控制人。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海洋工程装备研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制造等。专利信息显示,该公司已申请200余项专利,其中包括水电复合电动缆轴、水下机器人、直流高压绝缘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等。 2023-10-23

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完成首次“体检”

近日获悉,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辽东作业公司锦州31-1水下生产系统顺利完成首次“体检”任务。锦州31-1水下生产系统是我国首套自主研发的浅水水下生产系统,坐落于辽东湾,依托锦州25-1南油气田运行生产。该生产系统在生产的2口气井高峰日产天然气约41万立方米,年产量可供200万户家庭使用超过2个月。 2023-10-20

渤海地区首个水下生产设施首次年检告捷

锦州31-1水下生产设施作为渤海湾首座水下生产设施,是渤海油田稳产3000万立方米、上产4000万立方米和集团公司“七年行动计划”的有力支撑。由于水下结构稳定性易受到复杂的海底环境影响,因此定期检验和评估是守护其生产安全的最佳方式。 2023-10-19

第六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在海口市召开

10月13日-16日,第六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 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由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研究总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和中海石油南海西部(海南)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石油石化企业以及相关高校的40余个单位共计230余名油气田开发地质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开发地质理论方法,助力国家油气上产稳产”这一大会主题 交流探讨了近年来我国油气藏开发地质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展望未来开发地质学的发展方向。 2023-10-1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