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践行集团公司“1534”总体发展思路和研究总院“1423”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工程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9月8日,首届海洋工程智能化基础研究技术论坛暨“深海一号”能源站-浮式设施实时动态孪生系统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能源深水油气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集团公司边际油田开发技术研究室主办,研究总院党委委员、总工程师(海洋工程)尹汉军出席会议并致辞,来自有限公司、研究总院、高校、企业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尹汉军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实现海洋工程智能化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必须加强基础研究,不断探索理论创新。要加快推进海洋工程智能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奋力打造海洋工程智能化科技创新中心,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
大会正式对外发布“深海一号”能源站-浮式设施实时动态孪生系统。该系统以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浮式平台耦合动力分析算法为核心、深度学习技术为补充,基于现场监测系统数据和中长期海气预报数据,构建了具备“监测数据-机理模型-预测评估”浮式平台孪生系统开发新模式。研究总院攻关团队立足于“深海一号”等浮式平台的监测和预测需求,从机理和算法等基础性研究着手,在多项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发监测数据可视化再现及预警、实时动态机理模型孪生、作业决策智能辅助、在役设施全状态评估等核心功能,能够切实为现场作业和决策评估提供智能化辅助,同时进一步优化提升浮式装置设计能力。未来总院团队将以该系统为基础搭建智能化孪生技术平台,进一步夯实智能化技术现场指导能力,扩大新兴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逐步建立海洋工程智能化技术闭环,扎实推进海洋工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会上来自国内各大高校和优秀企业的9位嘉宾就海洋工程智能化基础研究以及取得的相关技术成果进行了分享,内容涉及海上平台压缩机监测诊断与智能运维、天然气管网运行优化、海洋装备结构智能化监测和运维评价、复杂化工制造智能决策与调控、海洋平台智能化巡检技术等多个方面。
工程研究设计院党委副书记、结构总师李达针对下一步工作表示,要做好智能化核心技术攻关顶层设计,系统布局智能工程和智能生产关键技术,依托重点科研生产项目进行智能化核心技术攻关,逐步掌握智能化核心技术。要加强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智能化头部企业合作,深入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搭建技术交流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打造中海油智能化原创技术品牌,引领工程智能化领域创新潮流,形成工程智能化核心竞争力。要以服务海上油气田智能生产运维为目标,以问题和价值为导向,贴近生产一线和现场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从“设计单向输出”到“生产设计双向循环”的转变,通过智能化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改进和提升海上油气田的智能化水平。
未来,研究总院智能化团队将继续以加快建设智能化体系为己任,不断强化团队创新能力和攻关作用,在智能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攻关以及技术成果应用取得更大进展,推动海上油气田智能化建设,为推进集团公司“三大工程、一个行动”实施和“四个中心”建设凝心铸魂、凝思聚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碧海丹心、能源报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