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汕尾深远海养殖实现零的突破!三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开工建设!

2023-08-28 11:00     来源:广州日报、数智海洋     中广核、风渔融合 海洋牧场海洋经济
8月25日,汕尾市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暨海洋牧场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汕尾市江牡岛海域海洋牧场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中广核(陆丰)风渔融合项目及陆丰现代海洋渔业种业产业园项目同步开工,标志着汕尾深远海养殖实现零的突破。

作为粤东地区首批开工建设大型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的地级市,汕尾将加快推动种业、养殖、精深加工、物流运输、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等全产业链发展,以“蓝色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风渔融合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

汕尾依海而生,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

作为全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之一,汕尾坚持规划先行,以“兴海强市”示范工程为抓手,加快编制面向2035年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规划拿出20片、775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场选址。其中,风渔融合发展区多达552平方公里,占比超七成。

在陆丰市辽阔的后湖海域上,一排排风车并肩而立、迎风飞转,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项目便坐落于此。该项目是全国首个布置于台风无掩护海域的桩基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具备综合科研实验功能的“风渔融合”项目,也是全省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全省首个建设单体6万立方米的桁架式养殖网箱项目。 项目总投资2亿元,将在中广核汕尾后湖东风电场机位中心区域建设水产养殖网箱,配备自动投喂、水质监测、水面监控、洗网机、吸鱼泵等智能化渔业养殖设施,同时配备上建平台,为养殖人员提供监控室、办公室、住舱等必要工作生活设施。

“海上风电与现代化海洋牧场协同融合开发,有利于集约节约用海,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汕尾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有专家分析,风渔融合发展模式具有良好的前景,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能源互补和环境友好的目标。海上风电可以为海洋牧场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同时海洋牧场可以为海上风电提供生态保护和降低运维成本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促进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吃透产业链条

让“一条鱼”产生“多条鱼”价值

依托不同的海洋资源禀赋、产业优势,汕尾积极探索“深远海养殖+风电”“深远海养殖+休闲海钓”“深远海养殖+精深加工”“深远海养殖+文旅融合” 四类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

此次开工建设的汕尾市江牡岛海域海洋牧场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布局现代化海洋牧场和海洋观光旅游产业,作为海上风电区域融合深远海养殖的中间培育重要枢纽,充分发挥养殖业的阶段性养殖特性,主要开展筏式贝类、底播贝类、深水网箱、综合平台 等方面的工作,是国内首个零碳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

汕尾市江牡岛海域海洋牧场开放式养殖用海项目开工现场。

同步开工的陆丰现代海洋渔业种业产业园项目,集种苗育种、科研实验、科技培训等产学研于一体,将建设石斑鱼、海鲈、牡蛎三倍体种苗基地。

目前,汕尾(马宫)渔港经济区、红海湾遮浪渔港、陆丰渔港经济区加快落地,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加快建设,5个总库容8万吨的冷链物流项目基本建成,水产品预制菜产业、海洋水产种业加快推进……一条集海上养殖、加工贸易、冷链仓储、集散流通的全产业链条正在汕尾加速形成,让“一条鱼”产生“多条鱼”的价值。

国企龙头带动搅活海洋牧场“一池春水”

无论是海洋牧场建设,还是发展深远海养殖,所涉产业链长、投资成本高,单个企业单打独斗,很难有大作为。

汕尾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国企打头阵、挑大梁、做表率的主力军作用。此次开工建设的项目投资方,便有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汕尾新能源有限公司等国企的身影。

迈入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新征程,国资国企将展现更大作为,推动近海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规划引导深海养殖业发展,同时对接省内外的科研院所,如种苗研发、海工装备、深加工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资源,发挥国有资本对海洋产业的引领撬动作用。

近日,《汕尾市金融支持“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正式印发,以探索设立支持“海洋牧场”发展子基金、打造“海洋牧场”产业供应链金融、积极发展涉海融资租赁业务等10条举措,推动汕尾“海洋牧场”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并为有意投身海洋牧场建设的企业降低融资门槛。

这是汕尾主动靠前服务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汕尾从降低成本、优化服务、兜底风险等方面着手,出台了财政、金融、保险等一揽子支持发展政策措施,解决企业痛点、难点问题,形成政企合力,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深远海生态牧场建设,并通过创造更安全的作业环境、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让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养殖业者、渔民“端稳饭碗”。

推荐阅读

海力风电:拟投10亿建设大兆瓦海上风机塔筒生产基地

8月30日,海力风电发布《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公告显示:公司拟在浙江省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投资建设大兆瓦海上风电场风机塔筒生产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10亿元,用海(用地)面积约137.35亩,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项目竣工投产后,可形成年产8MW以上海上风机塔筒约220套。同时,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温州)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及运营管理。据悉,温州市是海洋资源大市,拥... 2023-09-01

省政府近日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省政府近日印发《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全力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充分发挥江苏独特的通江达海优势,优江拓海、奋楫江海、向海图强,全力构建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重点推进五大行动,实施一批牵引性强的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带动性强的海洋产业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着力推动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延伸和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我省海洋经济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 2023-08-31

辽宁省政协以“推动我省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为议题举行月度协商座谈会

8月29日,辽宁省政协以“推动我省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为议题举行月度协商座谈会。辽宁省政协主席周波主持会议并讲话。会上,辽宁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同志通报了我省推动海洋经济实现新突破情况。张国琛、简俊、孙才志、董颖、丁浩宸、姜大为、李晓东等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先后发言,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发展向海经济,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海洋科技源头创新能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智慧海洋”工程建设,强化原生优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扶持海洋食品加工创制、推动海洋渔业高值转化,推进贝藻类蓝碳 2023-08-31

中船海装新突破!“扶摇号”离网运行成功!

近日,迎着徐徐海风,扶摇号浮式风电装备在智能微网模式下成功运行发电,这是中船海装科技创新的最新突破,为下一步利用浮式风电向岛礁或海上制氢、海工平台、海水淡化、智慧渔场等海洋设备供电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扶摇号是中国首台按深远海进行设计、工程实施及测试验证的浮式风电装备,自2022年在广东湛江罗斗沙海域成功安装以来,已连续经历了暹芭马鞍泰利等多次强台风考验,始终稳稳矗立在蔚蓝大海上,此次智能微网状态下的成功运行,让扶摇号进入... 2023-08-21

青岛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完成2479.4亿元

海洋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座城市海洋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着一座城市海洋发展的态势。近日,青岛公布2023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完成2479.4亿元,同比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33%,海洋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3-08-1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