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工程)迎来生产建设高峰,陆地海上38个项目同步开展。
面对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海油工程50余条船舶驰骋海上,近3万名作业人员奋战在施工一线,战高温、忙冲刺,陆海同谱战高温进行曲。
海油工程流花项目施工人员在进行吊装作业。 (侯宪鹏 摄)
陆地:多个项目有序推进
入夏以来,津门大地持续被热浪裹挟。在海油工程特种设备天津临港场地,“深海一号”二期水下中心管汇项目首套水下脐带缆终端的各项测试工作正处于冲刺阶段。施工人员不畏酷暑,连续24小时倒班作业。为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该场地在作业地点搭设凉棚避暑,向一线职工发放风油精、藿香正气水和各种饮品。
相隔不远处的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在该基地结构预制车间渤中19-6项目施工现场,60多名工人正汗流浃背地进行甲板片组对焊接作业。为切实保障员工身心健康、设备安全运行,他们持续加强员工防暑降温知识学习,坚持每天开展人员中暑应急救援培训;调整作业安排,将每班次轮换由1个半小时降低为40分钟;在车间顶部安置新的智能通风系统,实现智能调温操控,加强车间施工区域的空气循环。
在海油工程青岛场地,12个项目正在同步建设,9000余人同时施工。为应对持续高温天气,该场地足量准备了防暑药品、饮用水、冰块、风扇等物品,累计配备下发防暑药品7500袋(盒)、饮用水60余万瓶,为各在建项目、生产车间配送冰块40余吨。多样化的防暑降温用品为坚守在施工一线的员工带来阵阵清凉,保障了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高温炙烤下的珠海场地也进入总装施工高峰期,5400余人在火热的施工现场挥汗如雨。为确保员工身体健康,该场地搭建多处带有空调的暖心食堂,调整现场午间休息时间,密切关注职工健康和安全,保证安全生产“两不误”。
海油工程201船船员顶着烈日维修船舶托管架。 (韩庆 摄)
海上:多支船队“蒸”战正酣
在南海奋进FPSO单点中心附近,海油工程291船队正进行锚腿预铺设及铺设后调查作业。甲板温度已逼近50℃,1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合力扭转锚链角度。他们的工服里面是一层汗水,外面是一层油泥。电气工程师宋进鹏为了确保全船正常用电,每天都在滚烫的甲板上走上多个来回,一天下来,他的衣服已被汗水浸得发白。
在恩平18-6油田/番禺19-1油田开发项目海上施工现场,海油工程285船20多名作业人员头顶烈日,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管卡、立管安装。机舱里潮湿闷热,空间狭小,轮机部机电工班长郑成刚穿着全身湿透的工服,正在进行空压机维修保养。为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85船准备了冰镇饮料、绿豆水、藿香正气水等多种防暑降温用品,在施工作业点增加大功率风扇,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等措施,确保人员健康、项目安全平稳推进。
烈日炙烤下的滨海108船甲板温度高达40℃,放置在甲板上的钢桩表面温度更是达到了70℃。一群身着橙色工服的施工人员在甲板上来回穿梭,紧张进行绥中36-1项目钢桩吊装装船作业。
在“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海管铺设现场,海油工程201船完成了我国最长深水油气管道铺设任务。现场近200名员工不畏酷暑,同步进行20多个作业点的施工。201船在作业线车间加装大功率空调,不间断供应电解质饮品,同时对配电房、油漆房等易燃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强化通风措施,全力保障现场作业安全和人员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