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粤港澳大湾区加强清洁能源规模发展的适应性 构建新能源发展的坚强主网架

2023-07-12 09:40     来源:南方日报     粤港澳大湾区 清洁能源 海上风电

连日来,南方区域用电负荷持续走高。7月10日,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7月11日16时50分,南方电网统调负荷达2.272亿千瓦,再次创新高,较前一天增加148万千瓦。其中广东7月10日最高电力负荷达到1.39亿千瓦,创下今年新高。

加快重点工程建设保供应

今年以来,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南方区域电力需求逐步恢复。数据显示,南方电网统调负荷突破2亿千瓦较去年提前36天,5月底以来最高负荷已多次接近历史峰值。据南方电网初步统计:今年1—6月,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全社会用电量72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预计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南方电网最高负荷将达2.45亿千瓦,同比增长10%。

分省区看,海南用电增速领涨五省区,广东、广西用电实现平稳增长。分产业看,第一、第三产业用电持续大幅提升,居民用电平稳增长。分行业看,制造业逐步回暖,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带动作用显著,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同比增长均超10%。服务和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均超一成。

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的电力供应,南方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区域资源大平台优化配置作用,加强跨省区余缺调剂,加快电力保供重点工程建设。

在广东,广东目标网架第二阶段进入建设高潮,500千伏澄海输变电、500千伏盘龙输变电等4项500千伏重点工程、31项主网工程项目顺利竣工,迎峰度夏期间还将加快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西段工程等9项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力争尽快建成广东目标网架,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电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效提升电网对广东未来沿海核电、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规模发展的适应性,对构建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坚强主网架意义重大。

7月10日,清远市清新区山塘镇的工地上,传来了一阵阵轰鸣声,卧龙至清城500千伏甲乙线北江大跨越线路工程正如火如荼进行。这项工程是粤港澳大湾区500千伏外环西段工程(清远段)的跨江段,工作人员正手持冲击钻,修整桩基础多余部分,为下一步的承台浇筑施工作准备。

近日,汕头华电发电有限公司一期项目二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可充分发挥煤电“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此外,南方电网用市场手段做好电力保供稳价,成功以黔电送粤为突破口,构建了优先发电计划“分电到厂”市场化责任机制,为全国跨省区优先发电计划足额落实探索了经验。跨省跨区电力市场机制不断完善,首次实现广西送电海南,闽粤联网电力交易常态化开展、累计输送电量突破20亿千瓦时。

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占比达27.99%

“用能结构发生改变,空调负荷、新能源汽车充电负荷大幅上升。”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方式处高级经理李鹏表示,受气温和经济双重驱动影响,用电负荷持续攀升。当前,新能源在电力保供中担当的作用越来越大。

今年以来,南方区域新增常规电源555万千瓦、新能源1518万千瓦,实际投产新能源容量较计划多91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南方区域新能源累计装机规模达9025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分别为4182万千瓦、4843万千瓦,占南方电网统调装机比重19.6%。随着南方区域新能源装机比例增长,电源波动幅度显著增强,新能源日内电力波动最大达959.59万千瓦。

为满足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和高效利用,南方电网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能并尽并”,通过科学调度、优化系统运行方式实现各类型电源“多发满发”。

南方电网通过源网荷储协同优化调度,利用可灵活快速调节的煤电、气电资源,平抑新能源大幅波动要求,有效支撑全网电量平衡,成为进一步提升供电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南方区域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占比达27.99%,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新能源最大发电出力占比超过40%。今年1—6月,南方区域新能源发电量7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推荐阅读

总造价约10亿元“海龙铭”号船机在阳东区注册落地

海龙铭号船机由挪威ST公司设计、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总造价约10亿元,是同期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海洋工程船机,现已在阳东区注册落地的海龙铭(阳江)海洋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在海上风电抢装潮中,海龙铭号参与了阳江市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项目的风机基础安装、风机安装和安全应急保障等工作,为阳江市海上风电开发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海龙铭号能够在除南北极以外的全球海域满足多种作业需求,包括饱和潜水作业、深水勘察作业、... 2023-07-12

汕头市举办海、陆、空全方位规模最大的海上联合演练

7月11日上午,汕头市海上搜救中心在南澳前江湾水域举办2023年汕头市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练。据悉,此次演练是近年来汕头市举办的海、陆、空全方位规模最大的海上联合演练,是汕头市首次海上风电综合应急演练。海事、救助、海警、海洋综合执法、医疗、港航等部门和风电企业、水上搜救志愿者等共出动15艘船艇、1架直升机、1辆救护车、100多人参加演练。演练模拟风电平台船冠源一航在南澳华能勒门(二)风电场施工作业期间,收到台风预警信号后启... 2023-07-12

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与武汉船机联合开发的新型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设计获得ABS原则性认可

近日,启东中远海运海工与武汉船机联合开发的CHI-SEU8500-XH新型自升式风电安装船设计获得了ABS原则性认可。该型风电安装船依托启东中远海运海工和武汉船机双方各自优势,联合设计。船长136米,船宽50米,型深10米,设计吃水6.6米,设计水深70米,桩腿长度120米。入级符号:该船满足国内沿海主要风场环境条件,选取风、浪、流条件较为苛刻的南海北部及东海南部沿海海域作为设计基础。配备有1500吨主吊,主吊钩可达主甲板以上153米,甲板作业面积4500平方... 2023-07-12

全球首座浮式海上升压站筹备中将在2030年左右建成

近日,丹麦海工企业Semco Maritime的高级副总裁Jacob Øbo Sørens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全球首座浮式海上升压站将在2030年左右建成。他表示,目前浮式海上升压站还有多个关键性的难题要解决。首先,浮式海上升压站没有设计规范,只能参考船舶、固定式升压站、FPSO等的设计规范。其次,为配合送出,需要有成熟的高压动态电缆设计和制造技术。第三,需要有合适的港口用于建造、运输和安装。在观念上,人们不应该认为浮式海上风电和固定式海... 2023-07-11

李双成教授:应加大对于海上风电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2023年6月28日-29日,第八届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刘迎陆博士代表李双成教授,在题为“海上风电的气候与生态环境效应”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我国关于海上风电研究成果在全球位居第一,然而,对海上风电生态环境效应关注较少,远不及欧美一些主要国家。这提示我们应该加大对于海上风电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 2023-07-11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