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番禺油田6个海上设施、3个电站、13台发电机组打破了新老电站长期以来独立运行的模式,首次在南海东部油田实现全油田电力系统的并网运行,大大提高了油田整体供电稳定性,为南海东部油田电力组网技术,提供了“番禺样板”。
海上石油钻采平台在日常生产作业中需要消耗大量电能,作为海上油气平台的动力命脉,电力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是油田正常生产的重要支撑。
为什么选择全油田并网?
全油田并网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开发用能优化的有力举措,海上平台远离陆地,电力供应一般靠自身电站,电网容量小,供电源单一,抗冲击能力不高。并网后,即使其中一个电站出现了故障,整个电网系统仍可以为供电区域提供电能,为电站的抢修工作争取充裕的时间,实现电能分享,促进绿色发展。
番禺油田并网后,仅需6台发电机同时运行即可满足油田全部设施的供电需求。每年不仅可以节省主机维修费用,还可以节省原油约1200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500吨,相当于植树近31500棵。省出来的供电能力,能为计划建造的新平台提供电能,保障未来的持续稳定发展。
电力系统并网咋实现的?
番禺全油田共有6个设施,并网前“海洋石油111”为番禺4-2A、番禺5-1A平台供电、番禺4-2B平台和番禺5-1B平台,联网运行并为番禺10-2平台供电。
全油田并网就是要将番禺5-1A平台和番禺5-1B平台以及番禺4-2A平台和番禺4-2B平台用海缆连接起来,最终将整个油田各生产设施都通过海缆连接起来。
每条海缆都有1000多米长,40多根数据线并排那么粗,将这么粗的海缆稳稳绑扎固定在平台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番禺4-2A平台和番禺5-1A平台都已投产20年之久,没有传统电缆登临技术所需的专用电缆保护装置,因此,番禺油田项目组创新性采用附着式动态海缆系统,将竖直段的海缆分为三个部分,靠近平台的上部固定在平台桩腿上,中部悬浮于海中,下部固定至海底。中部海缆随海浪起伏用不完全固定的方式附着在平台支撑上,减少来自海面波浪流的影响,延长海缆的使用寿命。
为保证电力系统并网后油田群电网能够持续平稳运行,番禺油田还打造了“番禺4-2B+番禺5-1B+‘海洋石油111’”海上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对电网的发、输、变、配、用电等情况进行监测,实现了对电气设备的监测、功率管理、电路诊断及监控、数据记录、通讯管理等一体化管控,自动优化运行方式和联网控制结构,将油田群的3个电站融合成一个整体。
电力系统的并网成功让番禺油田从分散的小电网模式正式跨入全油田电力环网时代,为助力南海东部油田“绿色工厂”建设提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