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近距离观看“主动脉”的“安家”之旅

2023-06-24 09:25     来源:中国海油     中国海油海底管道
6月22日,在距三亚东南200公里外的深海海域,随着最后一段海管稳坐海底,与之连接的终止封头精准就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最长海底管线铺设完成。作业现场宛若一条白色神龙在碧海间穿梭翻飞。

这条长输管线全长115.5千米,是打通“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与陆上油气接收站的油气输送“主动脉”。它由9425根单管连接而成,每根单管重量相当于4辆小轿车,总用钢量相当于1.3个“鸟巢”体育场是国内水深跨越幅度最大海底管道,同时创造我国海管壁厚新纪录。

这次为海管安家的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3000米级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船。

全船“大脑”纵览全局

走进“海洋石油201”的“大脑”船舶中控室,29块高清屏幕正实时监控,海管铺设过程中的动态数据,为施工决策、安全和质量提供保证。

据“海洋石油201”船长介绍,海底管道铺设期间,船舶处于满载运转,仅铺管作业线就有260多名工人,他们像“龙舟”的桨手一样密切协作,每天三班倒24小时昼夜不停歇,全力保障管线铺设。

“中枢神经”协调各方

在铺管船的“中枢神经”——铺管作业线,材料储存区是整条作业线的起点,每段海管的长度约为12米,管径超过半米。海管在这里排起长队,通过机器分拣、消磁等处理,被吊运至铺管作业线上,然后一根一根“牵起手”踏上入海之旅。

海管内部承受高温高压及流体腐蚀,外部面临海浪、台风、内波、泥沙迁移、地质断层等恶劣条件挑战,海管需要在海底服役20年乃至更长时间,对管道性能的要求非常高,大管径、大壁厚的特殊材质海管研制在国内尚属首次,中国海油技术团队和国内钢材厂家进行大量联合技术攻关,成功实现海管研发制造的国产化。

铺管“心脏”火力全开

来到铺管作业线的“心脏”——焊接工作站,施工现场温度达到42摄氏度,两名焊工正左右开弓,紧张地进行海管焊接接场作业,焊花迸发的能量,将一根根海管焊连成油气长龙。

海底管道施工和服役过程中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对焊接技术和质量要求非常高。据技术人员介绍,“深海一号”二期工程所用的海管管径达508毫米,最大壁厚达38毫米,焊接这样一道焊口,需要经过11遍焊接,传统的手工焊需要1小时,为了提升效率,中国海油焊接技术团队与国内厂家进行联合攻关,成功实现自动焊设备自主研发,将焊接时间缩短为12分钟,提升焊接效率近5倍。像这样的焊接工作站作业线上共有4个,封底焊、填充焊、内部焊、盖帽焊分工明确流水线作业,最大限度提升焊接效率,一根根海管从储存区出发,经过7个主工作站和4个辅工作站,将坡口加工、焊接、喷砂、检验等10多道复杂工序连接起来,一根接一根海管“手拉起手”连成一条“油气长龙”。

除了上述3个重要的“内部构造”,此次铺管还有三大“外部法宝”前来助阵,

“力大无穷”:张紧器

这个像大钳子一样的设备是张紧器,它的能力直接决定铺管船的作业能力。“海洋石油201”的张紧器最大张力为400吨,它像大力士一样,能够牵引数百吨重的油气管道,在波涛汹涌的海浪冲击下,安全稳定地把海管输送到船尾的托管架上。

“神龙摆尾”:托管架

这个橘红色的“钢铁侠”叫托管架,它像是巨龙的尾巴,绝技是“神龙摆尾”。作业时,它会下潜到海平面以下近100米,精确引导海底管线铺设到预定位置。本次海管铺设过程,张力达到常规铺管1.4倍,船尾滚轮承受的最大下压力近50吨,为确保铺管作业安全高效开展,项目团队提前对主作业船、张紧器、支撑滚轮系统、托管架等关键施工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实现10余项技术和工艺突破。

“贴心管家”:水下机器人

这个大家伙是ROV(水下机器人),它可以下潜到近千米深的海底,通过它的“眼”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海底管线在水下铺管过程中的动态,本次项目海管铺设作业中,ROV发挥着重要作用,设计路由预调查为海管铺设扫清障碍,起始锚精就位为海管铺设打好坚实基础,着泥点监控为海管铺设全程保驾护航,完工后调查为海管做一次全面无损体检,三大“内部构造”分工协作,三大“外部法宝”有力加持“主动脉”的“安家”之旅就变得安全可靠啦!

本次“深海一号”二期工程使用的20寸深水混输海管,设计、研发、试制全过程都由我国自主完成。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有力带动了国产钢管产业升级,为我国深水油气开发,再添装备和技术的硬核保障。

推荐阅读

连续A级“认证”!中国海油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公布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重点任务考核结果,中国海油连续两年获评A级,综合排名位居央企前列,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瘦身强体建制……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一招,中国海油不仅尝到改革的甜头,更进一步坚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心。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海油党组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的基础上,谋划新一轮深化国企改革行动,持续用改革创新为核心... 2023-06-28

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超深水液压打桩锤完成海试

6月2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超深水液压打桩锤完成海试,这个体长近6层楼,重量堪比160辆家用小汽车的大家伙,每分钟能打击25次,作业水深可达2500米,填补了我国深海开发核心装备技术的一个空白。海洋油气开发的各类生产平台要在海上站稳脚跟,不仅要能够抵抗强大的台风袭击,还要在涌浪的频繁冲击下保持稳定,深深扎根海底的钢桩如同定海神针,帮助平台稳稳立于风浪之中,钢桩就好比平台的地基,在海底打地基离不开打桩锤的捶打,尤其在深水进行打桩作业,除... 2023-06-27

累产天然气超50亿立方米,海油人挺进深海的努力不止于此

两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中国海油党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紧密围绕1534总体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三大工程一个行动,推进四个中心建设,在增储上产、技术攻关、装备建造等方面全面发力,斩获新突破,上交新答卷。当前,中国海油正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中国海油党组率先垂范,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坚定挺进深海、开... 2023-06-27

汪东进与中国海油出席团十九大代表座谈交流

6月25日,中国海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汪东进在京与中国海油出席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座谈交流,听取代表参会感受、履职情况。汪东进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中国海油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春作为。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徐可强出席座谈。团十九大代表、集团公司团委书记肖佳,团十九大代表、深海... 2023-06-26

中国海油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下线

6月25日,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海油首套浅水水下采油树在海南下线,其关键技术跻身行业领先水平,可实现渤海油田数亿吨受制约原油储量高效开发。水下采油树是海洋油气开发核心装备之一,是海底以下数千米油气生产管柱与数十公里海底油气运输管道连接的重要枢纽,犹如井口的智能“水龙头”,控制着油气的开采速度,并对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 2023-06-26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