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油工程“海上医护队”闻令出动,接到“医治任务”后,立即抽调船舶、软铺、ROV等资源,协调专业“医护人员”投入施工。在水深530米的维修现场,作业团队稳健回收脐带缆,对损伤部位进行评估、维修,再将脐带缆重新铺设、回接。
由于遭受不明外力拖拽,缆体已成U型,接头支架轻微变形,ROV团队远程操作,下放浮体锁具机械手灵巧的插卸扣、穿销子转移配重,调整至最佳检查姿态。
“海上医护队”对触泥点和拖拽点进行紧密监控,掌握关键信息,边调整船舶角度边回收脐带缆,避免了对损伤部位造成二次损伤。
损伤部分回收至甲板后,“医护队”立即找出损伤点,由于自动焊接设备空间受限,施工人员果断选择手动焊接,在超级双向不锈钢管上进行焊接“手术”,这无疑是对焊接技艺的巨大考验。
焊接过程中施工人员为保持连接头稳定将其固定于月池快速搭建出“手术室”,施工团队因地制宜,将重达8吨的损伤部位分开受力,保障焊接环境稳定。
脐带缆下放附近有3个连续的交叉点,既要精准就位,拖拽点的受力又不能过大,项目团队重新设计校核路由,在安装过程中依托深水船舶、垂直软铺和ROV多位一体联合协作,最终实现路由精准铺设和UTH回接,顺利为油田“恢复健康”
本次脐带缆成功维修,彰显了海油工程油气田运维服务能力,强化了深水柔性管缆的“医疗业务”,为深水油气开发画上”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