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

2023-05-22 12:17     来源:央视新闻     海油观澜号 深远海风电油田群
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正式为海上油气田输送绿电。这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近距离了解 “海油观澜号”

“海油观澜号”位于距海南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由风力发电机、浮式基础、系泊系统和动态缆组成,装机容量7.25兆瓦,其产生的绿色电力通过1条5公里长动态海缆接入海上油田群电网。投产后,年均发电量将达2200万千瓦时,全部用于油田群生产用电,每年可节约燃料近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

中海油湛江分公司文昌13-2油田总监 唐新国:为保证油田群电网能够持续平稳运行,文昌油田群打造“风电+气电+智慧电网”,将油田群的4个燃料电站与“海油观澜号”风电平台融合成一个整体,实现了风电与油田电能的统一控制和管理,确保油田微电网的可靠与稳定。

海上油田电力系统是海上油气平台的动力命脉,日常生产作业和生活基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需要靠其提供稳定的电源。目前国内外海上油田均采用了化石能源提供电能。文昌油田群电网通过多个油田的电力组网实现了海上油气电力高稳定性需求,同时通过接入大容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为未来海上油气田高比例利用新能源电力提供依据,是我国打造海上绿色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尝试。

中海油执行副总裁兼新能源部总经理 杨云:希望通过“海油观澜号”的实施,推动我国深远海浮式风电在核心技术、大型海上安装装备以及产业链资源整合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微电网的稳定运行,打造海上风电与海洋油气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实现海洋油气绿色低碳开发。

近几年,我国近海风电资源开发利用已趋近饱和,深远海不仅可开发范围更广,风能资源更丰富,风速风频更优质,还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对近海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国家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深远海风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超过20亿千瓦,深远海风电开发潜力巨大,可将成为绿电的主要贡献者。

推荐阅读

东方动态缆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海油观澜号”

5月20日,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这是我国首次实现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直接为海上油气田群供电,标志着我国深远海风电关键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海上油气开发进军“绿电时代”迈出了实质性的关键一步。由东方电缆提供EPCI服务的我国首根应用于深远海浮式风电的动态缆系统也将开启25年的服役。 2023-05-23

我国海上油田群加速推进绿色化、智能化开发

恩平油田群首次在海上油田新项目中采用台风无人生产工艺,可在陆地远程操控油田生产,具备极端工况下的安全关停、海管置换、恢复生产等功能,极大地保障台风期间油田安全平稳运行,有效降低台风季节产量损失,建成了我国海上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无人平台。 2023-05-20

上海电气—惠生海工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

近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第二十四届中国浙江投资贸易洽谈会在宁波开幕。浙江省岱山县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惠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就上海电气—惠生海工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为38亿元,聚焦清洁能源装备制造。 该项目计划分三期投资建设,一期建设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二期建设海上风电先进驱动链和基础构件制造基地,三期建设深远海漂浮式开... 2023-05-17

中铁大桥局风电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技术》

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汕头召开。大会发布了中铁大桥局风电领域的第一本专著——《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技术》。肖世波在新书发布致辞中介绍,该书是从国内外海上风电的发展现状出发,详细地介绍了海上风电场、风机组成及系统设计;根据大桥局多年来海上施工管理经验,着重梳理了海上风电施工管理策划、施工组织、资源配置以及安全管理等要素;结合典型的海上风电工程实例,融入了大桥局创新的智能建造技术,重点总结了海上风电... 2023-05-10

恩平20-4钻采平台上部组块在珠海高栏港顺利完成横向滑移装船

近日,由中国船级社(CCS)检验的恩平20-4钻采平台上部组块在珠海高栏港顺利完成横向滑移装船。该平台交付后将服务于恩平油田群,为粤港澳大湾区油气生产注入新的动力。恩平20-4平台上部组块主体长95米、宽38米,最高处约65米,重量达一万五千多吨,是名副其实的海上“钢铁侠”。 2023-05-09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