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华晟新能源:异质结助力海上光伏打破技术、成本桎梏

2023-05-11 15:28     来源:华晟新能源 Huasun     华晟新能源 中国电建 海上光伏项目
近日,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组织的国华HG14海上光伏1GW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在山东济南召开,项目总投资约79.7亿元,折合单瓦成本约8元/瓦。这是首批具备可研评审条件的海上光伏项目,意味着海上光伏的开发建设迎来了又一重要节点。

事实上,自去年山东完成国内首批海上光伏招投标工作以来,海上光伏的进展就一直牵动着行业的“神经”。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山东也已经成为国内近海光伏项目推进的风向标。一方面,海上光伏缓解了当下行业用地紧缺的现状,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海上光伏的成本、技术、系统可靠性仍待进一步论证。在行业褒贬不一的声音中,山东首批海上光伏项目自启动至今已近一年,现状如何?海上光伏究竟有哪些难题亟待破解?

十大海上光伏项目最新进展

此前,有第三方机构统计了部分海上光伏项目的进展情况,通过对近期公开资料查询并另行补充后发现,山东第一批11.25GW的海上光伏项目均已展开了一定的前期工作,但前期进展程度则有一定差异。

进展较快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实证光伏组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招标工作或可行性研究评审,例如山东投资牵头的2GW海上光伏项目、国家能源集团牵头的1GW海上光伏,而绝大部分海上光伏项目却仍处在前期勘察、设计、可行性研究当中,还有部分项目仅完成了签约落地,前期工作未完全展开。尽管山东海上光伏项目业主已敲定近一年,但从“0到1”的突破可谓困难重重,仅从上述项目的招标也可略窥一二。

海上光伏项目的勘测、场区地形图测绘、设计、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海域静力触探、通航、海底电缆等等一系列项目均需经过严格的论证,虽然部分项目可参考地面电站前期工作,但全新的应用、建设场景都对项目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挑战。海上光伏产业正迎来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但当前海上光伏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无建设运营行业标准、无成熟可借鉴监管经验等实际困难。

有关专业人士指出,海上光伏面临着复杂恶劣的服役环境,例如南方大风浪、北方海冰、高盐雾、高湿、温度变化频繁等,这就意味着海上光伏的前期工作相比地面电站更为严苛。与此同时,海上工况带来的建设、运维、设备机械链接稳定性、设备安全等挑战也不一而足。此外,并网电缆建设、岸上建筑用地(储能、升压站等)审批、电网消纳、配储等难题也都在制约着海上光伏的进展。

此外,设计研究院专业人士也表示,海上光伏项目环境高湿高盐雾、滩涂土质松软,防腐蚀要求高、建设条件复杂,受环境影响大(波、流、海水、潮汐),选址影响因素多(红线、养殖、旅游、军事、航道等),对项目的安全性要求较高。

海光前景广阔,成本把控成关键

尽管海上光伏项目实施技术难度大、建设困难,但无论从政策支持方面还是市场需求方面,海光的发展前景是较为广阔的。

随着去年山东首批海上光伏项目规模化开发工作的启动,国家发改委也在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明确表示谋划启动建设海上光伏。仅山东省而言,其海上光伏目前便已经规划了42GW。此前,自然资源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能发展中心副主任崔琳也表示,“全球海上光伏潜在容量约4000GW,我国海岸线漫长,海上光伏理论可安装量超70GW。”

广阔的前景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除却技术难题,海上光伏的成本把控也是阻碍海光发展的难题,合理的技术方案以及关键设备的选型对项目的经济测算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组件选型为例,根据某设计院对常规地面电站与海上电站投资对比显示,在组件型号相同的情况下,海上光伏组件安装、支架安装以及桩基础的单瓦成本要分别高出地面电站约0.05元、0.636元、0.679元,综合额外成本高达超1.365元/瓦。更高功率的组件可以带来更低的BOS成本,这一要素在海上光伏项目开发中相比于地面电站将更为显著。

光伏组件更高的转换效率在海上光伏项目应用端带来了更为显著的降本效应,而当下主流的N型TOPCon与异质结组件无疑是高效率组件代表。以异质结组件为例,华晟在宣城某100M光伏电站进行测算,与同尺寸的PERC、TOPCon组件对比,华晟异质结组件受益于高功率与大组串优势,在土地、支架、线缆、人工费用的BOS成本方面可分别节省3.9%和2.5%,而度电成本方面在将对PERC成本溢价考虑在内的情况下仍可降低1.75%,收益率从6.74%提升到了7.5%。

作为首批海上光伏的主要投资商,央企在组件选型方面非常谨慎。在中国电建HG32海上光伏实证组件采购中,分别招标了PERC、N型TOPCon与异质结进行实证,而华晟正是异质结组件的中标企业。此前,中国电建华东院更是与华晟签约了10GW异质结组件采购协议。

初步量产为异质结带来的效益提速已经非常显著,而更多先进工艺的应用将为异质结打开更显著的降本潜力。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表示,“华晟目前正在全面导入双面微晶、0BB、90μm的超薄硅片等技术,这将进一步带来组件功率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BOS与度电成本。”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光伏行业技术不断进步,以异质结、TOPCon等为代表的N型先进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海上光伏必将突破成本的桎梏。结合各地示范项目的探索和推进,困扰海上光伏的技术问题也将逐步化解,迎来超百GW的发展空间。


推荐阅读

烟台海事局保障国家电投海阳HG34海上光伏实证项目顺利完工

近日,国家电投海阳HG34近海桩基式海上光伏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正式建成,实现离网发电,该实证项目是国内首个在近海开放式海域条件进行建设的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烟台海阳海事处立足海事职能,实施精准服务,安全保障此次水工作业项目如期完工。据悉,HG34海上光伏项目是国内首批、全球最大的近海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本期建成的为其验证工程。该项目距岸3.5海里,平均水深7米,施工区域周边风力、浪涌、海流等自然条件较差,养殖密度大,通航环... 2023-05-10

海上光伏项目前期开发和实践分析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3年5月8日下午,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CPIA热点问题系列线上研讨会第十一期——海上光伏项目前期开发和实践分析研讨会 通过网络直播形式顺利召开。 2023-05-09

世界首个高波浪环境下运行,海上光伏+风电发电场融合项目开建!

日前,海洋能源公司(Oceans of Energy)宣称已获得在Hollandse Kust Noord海上风电场 内安装和运营海上光伏电场的合同,目前Hollandse Kust Noord风电场由壳牌和Eneco的合资企业CrossWind开发。该项目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在高波浪环境下运行,且在风电场内连接、安装和运行的海上光伏+风电发电场 。 2023-05-05

余姚市150兆瓦光伏项目区块用海出让情况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现对下列用海出让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20个工作日(自2023年4月25日起)。如对所公示用海有异议或有听证需求,请在公示期内向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或余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出。 2023-05-05

阳光法评|海上光伏项目产业政策及用海合规手续解读

随着我国陆上用地政策的收紧趋势,海上光伏项目建设对于缓解陆上用地的压力、缓冲陆上用地政策的限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3-04-1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