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下水调试

2023-01-12 10:03     来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海上能源岛
2023年1月10日,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完成平台主体建造,开展下水调试工作,平面面积超3500平方米、重超4000吨的巨型装置成功实现水上“漂浮”,标志着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从理论研究正式迈入了工程实践的新发展阶段。

波浪能作为一种蕴含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可再生性和绿色环保优点,已成为一种亟待开发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目前国内外研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容量都是百千瓦级,我们装置的兆瓦级容量远超于其它装置。”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刘石说道。

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了发电平台、液压系统、发电系统、监控系统、锚泊系统等部件,利用发电平台充分“吸收”波浪,通过三级能量转换将波浪能变成绿色电能,从而实现对远海岛礁的稳定供电。

针对中国南方海洋环境存在的高温、高湿、高盐雾及台风多发等情况,提高发电装置的可靠性极为重要。项目团队全力开展科研攻坚,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获及转换、抗台风自保护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抗台风自保护技术设定了规避台风策略,如果环境过于恶劣导致装置已经不再适合工作时,装置会自动向内部注水,增加装置重量使其下沉,进而提高其对于台风的抵抗能力。”刘石说。据了解,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可抵抗16级超强台风。

除此以外,项目团队还提出了自适应波浪发电技术,使得发电装置可以被更加高效地利用。波浪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会有所不同,该技术针对不同的波浪情况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在浪大的时候装置内部的发电机组会“火力全开”,而浪小的时候会视情况只开其中一部分。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转换效率可达22%,在满负荷的条件下,该装置每天可产生2.4万度电,大约能够为3500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相当于为远海岛礁增加了一个大型“移动充电宝”。

接下来,广东电网公司将开展装置整体的集成调试工作,将在广东沿海进行实海况试验,未来在远海并网运行,建成以波浪能为主体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岛。

推荐阅读

“多能互补”打造“海上风电能源圈”

“十四五”时期,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路径更加明晰,《“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国特色海洋强国; “着眼未来,将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着力保持海洋经济主要指标在合理区间运行,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近日表示。 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的日益扩大,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风储系统联合运与风电制氢等新型产业模式尚处于前期探索阶段。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聚焦“多能互补”,尝试“海上风电+” 2022-05-08

海洋应用在军工领域的新闻与资讯

海洋应用在军工领域的新闻与资讯 2023-02-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