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烟台黄渤海新区空天海装备智造城招商推介

2023-05-09 15:20     来源:投资业达     海洋装备海工装备


烟台横跨黄渤海,纵连山海河,是海上丝绸之路北方起锚地。这里魅力无限,素有“蓬莱仙境”美誉,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这里机遇叠加,先后获批国家级中韩产业园、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省级烟台黄渤海新区;这里产业兴盛,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骨干企业,工业门类齐全,涵盖了国民经济工业大类41个行业中的37个,2022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500亿元,2023年将迈入万亿大关,成为中国北方首个过万亿的地级城市。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空港、海港、航天发射港的城市,烟台具备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产业的先天优势。面向“十四五”、“十五五”,烟台规划建设“空天海装备智造城”,开启逐梦星辰大海的新征程,打造“航空航天航海看烟台”的城市名片。“空天海装备智造城”核心区位于烟台黄渤海新区,规划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涵盖烟台开发区、蓬莱临港产业区等重点区片。站在历史新起点,空天海装备智造城蕴藏着无限机遇。

这些机遇蕴含在雄厚的产业基础上

烟台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产业立区,已汇聚各类工业企业3100多家、外资企业2000家、世界500强投资项目138个,上市企业12家。形成以富士康、LG 为龙头的消费电子产业,以现代斗山、艾迪精密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万华化学、泰和新材为龙头的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以上汽通用、现代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及新能源产业,以荣昌生物、东诚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拥有完备的整车、整机、整船制造产业体系,在机械、电控、液压、材料等制造环节,与空天海装备制造领域有很强的通用性,可就地转化为三航配套体系。开发区正海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东星耐高温钐钴永磁材料、睿创激光红外设备、泰和航纤、万华精化新材料等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航母、火箭、雷达等“三航”高端领域。

这些机遇蕴含在三航产业先发优势里

烟台在海上卫星发射、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大海工装备等方面走在产业前沿,规划中集海工北方总部、东方航天港、北方风电母港等重大工程,在三航领域拥有18所高校院所及众多科研平台,中集来福士、东方钛金、华宇航天、大宇造船等46家骨干企业。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总投资230亿元,聚焦打造“天上有星、陆上有箭、海里有船”的海上航天发射母港,集聚落户东方慧眼、长征火箭、九天行歌等重点产业项目;中国航天513所作为航天电子产品重要研制单位,参与完成我国多项运载火箭、卫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的研制和发射试验任务,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被誉为“海空骄子的摇篮”,拥有飞行技术、航空航天工程、无人系统工程等10余个优势学科;哈尔滨工程大学烟台研究院聚焦“大海工”定位,发挥船海核特色优势,立足烟台全面打造国家级大海工研究生院。

这些机遇蕴含在绿色低碳的发展格局中

依托得天独厚的海洋岸线资源,烟台在清洁能源产业创造了“四个第一”,发出了山东第一度海上风电、第一度核电,实现了全国第一次核能供暖,海上风电、光伏、核电装机量全省第一,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400万千瓦,以国电投为代表的能源企业积极与烟台探讨“风光核”绿电制氢新模式,将为氢燃料电池船舶、无人机等三航装备提供低碳能源和绿色驱动力。

这些机遇蕴含在通天达海的区位优势间

烟台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联动发展的黄金要塞,与日韩隔海相望,是面向东北亚的桥头堡。周边已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大交通枢纽体系,分布千万级客流量的烟台蓬莱国际机场、4亿吨吞吐量的深水烟台港口群,潍烟高铁、大莱龙铁路直连干线,荣乌高速、蓬栖高速等横跨东西、纵连南北,以及未来规划的烟大跨海大通道,将进一步推动新区成为环渤海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

面向未来,烟台黄渤海新区将以空天海装备智造城为主战场,聚焦“三航”产业重大项目、科研平台、高层次人才,整合资源、放大优势、精准招引。

在航空领域

布局通航整机、航修改装、航空核心部件等产业,与中航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国电科四大央企集团探讨央地合作、产业导入。依托蓬莱国际机场,引进航空工业民航飞机维修总部项目,建设覆盖国内外主要民航机型的维修、定检、改装资质能力;依托果都通航机场,引进我国首款正向研制大型无人运输机TP500,打造集整机研发制造、智慧飞控平台、商业营运于一体的总部基地;联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引进清航空天动力产研基地项目,开展涡喷、涡轴及下一代旋转爆震发动机产业化。

在航天领域

与航天科工、航天科技、北斗星通、四维图新等行业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在卫星智造及数据应用、商业火箭关键部件制造等领域寻求突破。引进知一航宇“黄渤海1号”商业气象卫星项目,未来三年将发射45颗低轨卫星完成组网;引进云箭商用火箭项目,建设人工增雨防雹火箭、探空火箭产业化基地;对接航天一院、航天五院514所、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等,推进亿维航天智能检测中心、航天关键部件制造基地等项目落地。

在航海领域

依托烟台港,加快船舶清洁动力系统、水下柔性机器人、氢能水下装备、智能氢船、无人艇等项目落地,助力烟台打造新能源汽车超级口岸基地。积极引进“锚资源”,建设国家级船用发动机排放检测认证中心,吸引产业上下游资源集聚。

推荐阅读

深圳构筑海工装备产业链,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今年4月,由深圳企业设计制造、我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半潜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平台正式下水安装。这是继年初开工建设全球最大、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之后,深圳今年以来在海工装备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从零起步,从跟跑到领跑。中集海工利用深圳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优势,通过自主研发和整合利用全球资源并举的方式,用15年时间完成小白到大咖的飞跃,发展成为全球驰名、全国领先的海洋高端装备巨头,创下多项世界第一,助推我国深海资源开发能... 2023-05-15

与德国MENCK公司再次强强合作!三航局采购中国首台MENCK MHU4400S 超大型液压锤

5月11日,中国首台MENCK MHU4400S 超大型液压锤采购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本次签约是三航局与德国MENCK公司的再次强强合作,为国内海上风电施工再添利器。三航局、新能源公司相关业务系统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2023-05-15

中科院深海所深海多功能移动作业系统4500米级海试成功!

深海底爬行式移动作业系统则设计成了履带式行走结构,可在海底沉积物稀软底质的行驶条件下移动作业,并且通过更换不同形式的履带,实现海底多种复杂条件的行走功能。本次海试的最大深度达到4098米,并搭载了智能作业机械手、海底破碎收集模块等开展试验,未来将应用于地质勘探、深海矿产资源开发等方面。 2023-05-15

《海上移动式平台检验规则(2023)》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养殖工船检验有据可依

​据了解,《海上移动式平台检验规则(2023)》共6章,规定了海上移动式平台检验类型、检验范围、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证书格式、检验和发证程序等。《海上移动式平台技术规则(2023)》共7章,规定了海上移动式钻井/修井平台、储油平台、居住平台、起重平台、渔业养殖平台、铺管/布缆平台、采矿平台的技术要求。此次新修订规则,相较此前2016版,创新增加了海上移动式渔业养殖平台、养殖工船、居住平台、采矿平台等新型装备的技术检验规范,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有关技术标准的空白,更加适应新行业发展。 2023-05-15

澳龙船艇承建的首艘钢铝复合风电运维船顺利交付!

近日,江龙船艇(股票代码:300589)子公司澳龙船艇承建的广东虹茂航运有限公司两艘30米钢铝复合风电运维船1号船顺利交船,该船是澳龙船艇承建的首艘钢铝复合风电运维船,未来将用于广东海上风电场的日常运行和维护。 2023-05-1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