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国际石油公司突出油气业务发展 能源战略逐渐走向趋同

2023-04-27 08:31     来源:中国石油报     能源安全 能源转型 可再生能源海上钻井平台
4月13日,bp宣布,自2008年以来在美国墨西哥湾首个Argos平台开始生产石油,Argos平台总生产能力达14万桶/日。正如bp首席执行官鲁尼所说,这反映了bp投资高质量石油和天然气项目的战略,在提供当今世界所需能源的同时也投资未来能源。今年年初以来,七大国际石油公司(bp、壳牌、道达尔能源、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埃尼和Equinor)概述了未来业务布局。2020年以来侧重能源转型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开始突出油气业务发展,业务布局的差异在缩小,能源战略也从分歧逐渐走向趋同。

应对气候变化 能源战略存分歧

2020年,七大国际石油公司纷纷制定了目标各异的转型战略。壳牌提出“能源升级”战略,重点围绕上游勘探、依托天然气业务的能源转型和低碳增长三大支柱业务;bp发布全新战略,提出向综合性能源公司转型,制定了激进的产量削减目标,不断加码新能源布局;雪佛龙和埃克森美孚则继续保持油气业务增长态势;道达尔能源、埃尼不同程度兼顾了油气和新能源业务。2020年,七大国际石油公司在资本配置、上游产量和低碳发展方面的量化目标与指标折射出能源转型战略的分歧。

资本配置方面,壳牌等5家欧洲石油公司的投资预算中已明确了中短期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占比。尤其是bp,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投资在总投资预算中将占30%,占比最高;Equinor和道达尔能源的资本性支出计划中增加了零碳发电业务;壳牌和道达尔能源的资本配置最为多样。

上游产量方面,埃克森美孚持续保持油气产量的领先地位; bp宣布产量从2019年的260万桶油当量/日减至2030年的150万桶油当量/日。

低碳业务方面,道达尔能源和bp的低碳业务布局最为多元化,包括海上、陆上风能和太阳能光伏;Equinor致力于成为海上风能领域的引领者;壳牌计划优先发展海上风能。

多重因素驱动 能源战略渐调整

2021年,疫情跌宕和低油价的双重不利因素,严重降低了油气业务的投资回报率。各石油公司明显加快了能源转型步伐,低碳发展取代油气业务成为大多数国际石油公司的优先事项。

资本配置方面,截至2021年底,国际石油公司普遍增加新能源投资,年均投资较2019—2020年间的20亿美元计划翻了一番。尽管新能源发展节奏不一,但七大国际石油公司新能源年均总投资已达40亿美元,几乎占全部投资的25%。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也部署了明确的新能源投资计划,将10%的支出用于发展低碳业务。

上游产量方面,埃克森美孚剥离上游资产,产量增势放缓;道达尔能源将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2021年的55%降至2030年的35%;到2035年,Equinor、壳牌和埃尼将成为油气产量降幅最大的3家公司;bp继续坚持2030年的产量削减目标。

低碳业务方面,道达尔能源和bp的目标是到2030年跻身全球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之列。新能源投资组合呈现地域多样化的特点,Equinor总计15吉瓦发电能力的项目分布在14个国家,道达尔能源和bp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分别遍及全球17个和15个国家。

面对“三难困境” 能源战略趋一致

2022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深层次影响,世界陷入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和可负担性的“三难困境”。全球能源供需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石油公司重新审视并调整能源战略。

bp将2025年和2030年油气产量目标在2020年的目标基础上分别提高了30万桶/日和50万桶/日;将2025年的减排目标从与2019年相比减少20%调整为减少10%~15%;2030年减排目标从减少35%~40%调整为20%~30%。埃克森美孚指出,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之间应做加法。2022年,雪佛龙在二叠纪盆地非常规油气权益产量同比增加16%达118.1万桶油当量/日;同时宣布,2023年二叠纪盆地40%的电力供应将来自风能和太阳能;计划推进100余个低碳项目。此外,雪佛龙还将加大地中海地区低碳资源勘探开发力度。

多家石油公司在实现可负担性的能源供应方面,强调并明确了成本和价值目标。壳牌在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解决方案方面制定了项目两位数回报的底线。Equinor着重指出,新能源价值增长胜于数量增长,继续保持可再生能源投资回报率需为4%~8%之间。以勘探成本优势著称的埃尼继续把2023~2026年间的平均勘探成本控制在约1.5美元/桶。bp当前桶油成本为6.07美元,到2025年桶油成本将控制在6美元左右。

放眼未来,全球能源领域仍朝着净零目标迈进,未来的能源供应安全更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石油公司将不断寻求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之间的平衡,加快建设以自身优势为基础的新型能源体系,保障全球能源多元化供应。盈利、降本、提效、减碳和增值将成为各石油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致目标。

推荐阅读

300尺自升平台“湾钻3号”在烟台中集来福士船厂举行交付运营仪式

此次交付运营的H213“湾钻3号”自升式钻井平台由Friede&Goldman提供基础设计,中集来福士自主完成全部详细设计和施工设计。F&G SUPER M2型平台型长59.7米,型宽55.8米,型深7.6米,桩腿高127米,作业水深91.4米,钻井深度9144米,生活区可满足120人居住,入级美国船级社。据悉,截至目前,中集来福士已有建造完工的10座SuperM2 300尺系列自升式平台,在波斯湾和渤海湾等主要油气海域作业。 2023-04-27

海洋石油681:护油使者

海洋石油681号海洋石油支持船总吨6889;总长93.4米,宽22米,深9.5米,比3个标准篮球场还大。这艘于2012年4月下水运营的船舶,是我国新一代集深海起抛锚、拖带、定位及平台供应功能于一体的高端船舶,也是我国目前马力最大的OSV,属国内首次建造,填补了我国深水大型多用途工作船领域的空白。海洋石油681号海洋石油支持船有2台主机、4台副机、7个推进装置,可根据不同的作业特性设置9种不同的设备运行模式。她搭载了Rolls-Royce 2级动力定位系统,直开... 2023-04-27

惠报记者探秘中国南海惠州油田

4月23日,惠报记者探秘中国南海惠州油田全媒体采访报道组从中海石油惠州物流基地离港出发。乘坐代表国际海洋工程制造最高水平的船舶向深海出发,探访中国南海惠州油田钻井平台上鲜为人知的故事!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在中海石油有限深圳分公司及中海油服深圳分公司、中海油服船舶事业部、中海油服钻井事业部等多个单位及部门的协同配合和鼎力支持下,惠州日报社派出4名记者组成惠报记者探秘中国南海惠州油田全媒体采访报道组,远赴中国... 2023-04-25

边际油田开发利器“小蜜蜂”系列平台批量化生产 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海洋经济发展

4月12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采油分公司(下称海油发展采油公司)研发并投资建造的海洋石油165在山东龙口陆地建造完工并成功装船,开始运往南海海域进行安装。这是我国建造的第二座海上移动式自安装井口平台,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边际油田开发利器小蜜蜂系列平台已经初步形成批量化生产,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海洋石油165’平台的建成和投产,将进一步拉低边际油气田的开发门槛,创造又... 2023-04-25

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七号平台党支部:乘风破浪 深耕蓝色国土

勘探七号平台是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该平台党支部被命名为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建设先锋党支部示范点。2016年以来,该平台先后在南海、东海等海域作业50余口井,总进尺超过12万米。帽贴认证管理促安全2017年,推出帽贴认证管理创新实践活动,包含党员、BOP吊操作安全之星等7种帽贴,将员工身份、培训及权限贴出来,实现安全可视化管理。获得安全之星帽贴的员工将作为先进典型在平台公示栏展示表彰,并结合生产绩效予以奖励,营造浓厚的我要安全的氛围。该... 2023-04-2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