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挪威启动世界上首座渗透能发电设施

2009-11-30 12:48     来源:新华网     可再生能源
挪威国家电力公司24日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渗透能发电设施,为人类开发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新思路。

这座位于挪威首都奥斯陆附近托夫特地区的新型发电设施还仅限于研发目的,其发电量仅够一台咖啡机煮咖啡用。发电机依据渗透原理工作,科研人员在海水和淡水交汇处安装半透膜,由于淡水的水分子密集程度高于含盐海水,因此淡水的水分子会“自发”地涌向、渗入海水一侧,从而对半透膜产生压力。研究人员引导这种压力推动涡轮转动产生电能,如此发电,其排放物仅为经上述“勾兑”混合的水。

挪威国家电力公司总裁巴德·米克尔森在启动仪式上说,这种能源既可再生,又不会产生噪音或排放污染物,发展前景光明。

挪威国家电力公司表示,经过十几年研究,该公司希望在2015年建立首家商用渗透能发电厂,使发电容量达到25兆瓦,为一万户家庭供电。

据挪威专家介绍,从理论上讲,在任何淡水入海的地方都可以建造渗透能发电厂,按淡水和海水之间的总渗透能粗略计算,这些发电厂每年的总发电量可达1600到1700太瓦时,相当于欧盟地区每年约一半电力需求。

推荐阅读

Vaarst为美国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带来最先进的机器人技术

Vaarst是一家通过高度精确的3D、ML和数据融合促进人与机器协作的公司,在英国、欧洲和非洲开展了一年的强劲活动之后,该公司将其世界领先的SubSLAM®X2技术引入美国市场。 作为传统视频图像和其他需要比例尺部署和结果后处理的3D建模系统的替代方案,SubSLAM®是第一个实时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可提供4K分辨率视频,同时提供精度为亚毫米的高质量实时3D密集点云。 2023-02-20

澳大利亚国际团队海水制氢新突破!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直接将海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而无需脱盐。最新从海水中直接制取氢气的方法简单、可扩展,且比目前市场上的任何“绿氢”生产方法都更具成本效益。相关研究论文刊发于最近的《SMALL》杂志,朝真正可行的绿氢工业迈出了关键一步。 2023-02-20

丹麦和加州深化(浮式)海上风电合作

根据丹麦能源署的说法,丹麦自2017年以来一直与美国(州)当局合作,将丹麦在海上风电和能源效率方面的监管经验引入该国计划的绿色转型中,使其更加灵活并帮助加速转型。 此外,这也将有助于推动新兴海上风电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出口丹麦的能源技术,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据DEA称,除了加州,该机构还与弗吉尼亚州、新泽西州和纽约州进行合作。 据悉,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首个进行浮式风电租赁销售的州,为5个租赁区授予了共计8.1吉瓦的浮式风电容量。 2023-02-16

日媒:日本拟将海上风力发电范围扩至“专属经济区”

据日本共同社30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日本政府将推进完善相关法律,以允许在专属经济区(EEZ)内设置海上风力发电设备。目前,日本风力发电仅限于本国领土和领海内。 报道称,日本政府力争2050年实现“去碳化社会”,同时面对能源危机,有意增加在日本国内可生产电源的选项。日本拥有广大海域,将以此为背景扩充海上风电。 2023-01-31

近期美国能源部加大海洋可再生能源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2022年9月以来,美国能源部发布多次融资机会公告(FOA),在《两党基础设施法案》框架下为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能项目提供资金6100万美元,海上风电项目提供3000万美元。 2023-01-3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