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王利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

2023-04-24 10:50     来源:中国石油报     新能源新材料 油气勘探碳达峰碳中和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安全与发展、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国内与国外四对关系。

●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协调联动,建立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

●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能源产品。

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调整,叠加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产业链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亟待提高韧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3年全国两会通过的《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中再次明确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言而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事关国家安全、事关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石油石化行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大意义。一方面,石油石化行业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行业。根据中国石油经研院近期发布的《2022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近5年来石油和天然气合计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在27%左右的水平,是我国能源的重要品种。加之,油气本身的优良品质,当前其在交通运输、清洁供暖等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石油石化行业保供稳价使命重大。另一方面,石油石化行业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56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总收入的12%;进出口总额1.05万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6.6%;利润总额1.13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3.4%,为稳增长、稳外贸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大变局下提升石油石化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需深刻把握以下四对关系。一是安全与发展关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石油石化行业需统筹好传统油气、化工产品的供应与新能源新业务的转型发展,实现在传统业务稳定发展保障经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推动新业务高质量发展。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把长期性的目标导向与中短期的问题导向和任务导向有机结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安排部署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实施好跨周期调节,确保产业平稳有序发展。三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把石油石化行业放到国民经济发展中,按照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要求推动业务转型升级;要把石油石化行业放到大能源体系中,按照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要求,强链延链补链。四是国内与国外的关系。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要坚持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拓展行业发展空间。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提升石油石化行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引领。当前行业科技创新“支撑当前”存在差距、“引领未来”仍然不足。基础和前沿研究深度不够,新能源、深海、LNG、煤层气、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下游炼化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技术储备不足,关键技术亟待突破。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深层、海相、新区、非常规等重大领域,围绕重大接替领域、重大地质问题和瓶颈技术开展深入攻关研究,精准识别薄弱环节。把握新一轮数字革命历史性机遇,推进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加强跨领域、系统化组织,形成上下游联合的系统创新合力。

坚持协调联动。与其他产业不同,石油石化行业的上下游环节联系十分紧密,基本形成了一体化的产业链、供应链及价值链,需要不断完善原油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通过数字赋能、管理升级和技术创新推动高效勘探和效益开发,力争国内原油年产量较长时期保持2亿吨水平,天然气年产量稳步增至3000亿立方米左右。继续提升油气储备能力,完善储备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集产能储备、技术储备、实物储备、进出口调节、需求弹性储备等为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储备体系,增强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坚持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基于我国未来发展局势提出的全局性、战略性发展目标。石油石化行业是仅次于电力、钢铁和水泥的第四大工业子行业。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是关键,石油石化行业是重点。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定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节能、储能、氢能、电气化、碳捕捉、碳利用等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积极探索传统化石能源与生物能源融合发展,推进节能与碳排放管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自身“近零”排放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业务,把发展传统能源产业与开拓新能源产业紧密结合,依托行业资源、市场、空间、资本等优势,积极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坚持开放合作。开放促发展、开放促改革。石油石化行业要继续推动能源领域双边和多边合作,优化资源进口和海外油气资源的战略布局,实现存量优化、增量突破。继续扩大跨区跨市贸易运作,推动与沿线国家油气产业融合,深化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合作新局面。持续深化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通标准、规则、规制等制度性障碍,更好吸引优质企业进入我国市场。

坚持共享发展。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勇立潮头、勇创佳绩。持续深化改革,增强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努力向社会提供更多有竞争力的能源产品。针对“科学、技术、工程”一体化协同不足,新材料、新技术创新重视不够等短板,促进科技和产业融合,系统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化工材料的品质和高效供给能力,更好发挥关键材料的支撑作用,以更优质的产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利宁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所长)

推荐阅读

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核心装备实现产业化

4月20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核心装备实现产业化,这将大幅提升我国深海深层油气藏勘探精度。 2023-04-24

上海海洋石油局勘探七号平台党支部:乘风破浪 深耕蓝色国土

勘探七号平台是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该平台党支部被命名为上海市建设交通行业建设先锋党支部示范点。2016年以来,该平台先后在南海、东海等海域作业50余口井,总进尺超过12万米。帽贴认证管理促安全2017年,推出帽贴认证管理创新实践活动,包含党员、BOP吊操作安全之星等7种帽贴,将员工身份、培训及权限贴出来,实现安全可视化管理。获得安全之星帽贴的员工将作为先进典型在平台公示栏展示表彰,并结合生产绩效予以奖励,营造浓厚的我要安全的氛围。该... 2023-04-24

土耳其黑海发现天然气 可满足该国15年消费量

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部长法提赫·多梅兹近日表示,截至目前,土耳其在黑海地区发现的天然气预估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黑海地区的天然气发现足以供应土耳其所有家庭35年的天然气使用量,或可以满足该国15~20年包括工业天然气在内的天然气消费总量。近日,土耳其石油公司(TPAO)宣布,连接黑海能源基地和萨卡里亚气田陆地设施的管道已建设完成,近期将投入运营,将把黑海天然气输送至土耳其国家输气系统。土耳其是能源进口大国,该国使用的天然气几... 2023-04-23

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 OBN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启动

近日,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涠西OBN(简称海底节点)三维地震勘探项目启动,这是中国石化首个OBN三维地震勘探项目。OBN是一种位于海底可以独立采集、记录地震信号的多分量地震仪,较传统拖缆采集具有明显优势。此次OBN地震采集部署以涠洲油田为中心,包含多个有利成藏区带。预计主要目的层段地震资料信噪比可提高40%以上,进一步提升层间断层和储层识别精度,可为准确落实圈闭情况、优选有利上钻目标及落实探明储量规模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涠西OBN... 2023-04-23

广西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海上升压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近日,广西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海上升压站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海上升压站最大轮廓尺寸约42.6米×41.4米,是目前全球采用模块化建设单体容量最大的新一代海上升压站。该项目预计在8月份完工。据悉,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位于防城港江山半岛南面海域,由广投北部湾海风公司投资建设,规划装机容量70万千瓦。作为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示范效益显著,对促进广西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广西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 2023-04-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