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1年、2022年,试验区内相继实现全球首次虹鳟、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以及养殖作业常态化、品种多样化。此次收鱼共收获3000尾左右,是大西洋鲑首次成功度夏后的再次丰收,证明了我国深远海三文鱼全周期养殖的可行性。
目前,试验区依托平台通过对深海大型智能网箱不断升级优化,打造了网箱大脑——“养殖集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将环境监测、自动投喂、养殖光控、生物量监测、等数字集成,与岸基集控中心实现陆海自主联动,搭建起了一体化数字化管理模式,让养殖过程更加科学、便利、高效。
“基于深远海养殖多年所积累的环境参数、鱼苗生产规律经验,用基于AI算法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鱼类生长曲线拟合,实现全方位动态监测与传输、全过程智能养殖分析,可以为我们提供成本更低、周期最短、育肥最优的科学养殖方案”。山东海洋集团山东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吴济红介绍。
探索新模式 盘活万顷碧波
聚焦青岛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运营管理,青岛西海岸新区探索建立了政府监管、企业主导运营、专家参与指导的管理体系,制定了“1个规划+4个办法”,为推动试验区深远海养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有力支撑。
“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加快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探索在深远海养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在全国深远海养殖产业中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山东海洋集团深远海绿色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庆凯介绍。
海洋渔业历来是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优势。近年来,西海岸新区放牧深远海,建设“蓝色粮仓”,推动海洋渔业向深远海养殖、冷链物流、精深加工发展。高标准推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创建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实现养殖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收鱼常态化;国家级海洋牧场达16处,成为全国县(区、市)级最大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群;依托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集水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中国北方渔都和世界深蓝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