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聚焦科技赋能,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能源技术服务价值

2023-04-17 15:58     来源:海油发展     深海一号 渤海油田海上油气中国海油
习近平总书记在连线“深海一号”生产平台时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过去一年,海油发展各单位牢记总书记嘱托,全力以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主动担当作为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能源技术服务价值,攻关核心技术,保障增储上产。

渤海油田稠油探明储量超6亿吨,占总探明地质储量的14.5%,撬动该部分储量,稠油热采技术至关重要。工程技术公司自主设计移动式注热系统 ,搭载多套注热设备,实现多井同时注热作业,作业效率提升150%~200%。

2022年5月,工程技术公司承担的海上首次油井大规模压驱作业先导试验成功 ,将储层大规模增能、化学驱油与加砂压裂结合,批量完成3口井压裂作业,较传统单井作业模式节约周期8天,首创并建立了海上平台工厂化压裂作业技术模式 ,为海上低渗油田提高压裂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提高油田综合效益提供了新思路。

2022年10月,由工程技术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我国首套水下完修井控制系统在流花11-1油田高效应用 。该系统是深水油田开发的关键核心设备,应用于水下油气田完井和后续修井作业,具备完修井流程关断、坐落管柱及脐带缆水下应急解脱等能力。

装备技术公司研发中心聚焦海上油水系统增产扩容和天然气综合利用需求, 以“核心工艺包+高效装备研发"为驱动力,成功孵化落地辽东作业公司旅大区域天然气综合优化利用项目和曹妃甸CEPI平台生产系统扩容项目,解扣海上油、气、水处理系统生产瓶颈,可实现14400方/天油水系统增产扩容和88万方/天天然气干化外输。

深耕数字化技术  实现智能转型

采油公司全速推进“海洋石油123”FPSO这条10万吨级海上“巨龙”的建造工作。作为我国目前智能化数字化最完全、设计理念最先进的“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3”FPSO配备采油公司 自主研发的智能装配载、智能照明、单点系泊系统故障诊断等多个智能化管理模块 ,属于集团公司一级工程项目。

围绕延长机采井寿命,工程技术公司通过十余年探索,构建起以电潜泵“四要素”(方案+产品+服务+运维)为核心的人工举升技术体系,拥有自主技术及产品30余项,形成“3211”(三防两高一宽一专)人工举升自主化产品族。 积极推动人工举升数字化转型,打造人工举升智能制造、机采井智慧运维“双轮驱动”数字化平台,形成人工举升地面产品、电潜泵产品两套智能制造生产线,电潜泵故障率从27.1%下降到4.94%,平均检泵周期从630天提高至1314天。

2022年3月30日,我国首个智能深海油气保障仓储中心投用。为保障该项目顺利建设,物流公司从零开始,对钻完井物资进行全方位调研,结合行业先进技术,个性化定制器材立库存储与管材立库存储,最终项目实现仓储作业效率平均提升55%,用工数量降低45%, 为后续成果转化推广运用打下良好基础。

2022年11月1日,物流惠州基地两台自动驾驶电动卡车正式投入运营 ,这是自动驾驶技术在件杂货码头全国首次应用。 物流公司通过车身搭载的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定位硬件系统,解决驾驶盲区大、驾驶环境多变、障碍物识别以及终端设备交互等难题。同时帮助自动驾驶卡车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极大提升了作业精度与驾驶安全性。

清洁能源公司2022年成功建设完成国内首条数字化管道配重生产线 ,为陵水25-1、涠洲5-7、垦利6-1、乌干达Kingfisher等一大批国内外油气田开发项目提供更高技术支持和更强服务保障。管道涂敷配重智能车间依托自动化控制系统闭环算法建模技术,生产控制精度提升了23%,生产效率提升了5.7%,原材料用量降低了3.5% 。

目前,由信科公司北京分公司运营运维的“海油商城”在原有业务基础上,创新推出首项金融服务“海油e融” ,采用先采购、后付款的方式,打破传统的融资模式。 截止4月6日,融资款项已发放15笔,放款资金超千万元,实现了用户资金周转与平台创收增效的双赢。

2023年,销售公司加快LPG重大专项的成果转化与应用,支撑产业发展,“LPG槽车外输智能管理系统” 已成功将有限深圳分公司高栏终端LPG槽车的平均充装时间缩短30分钟,LPG外输效率整体提升了55% ;“LPG三级站智能管理云平台” 解决了三河LPG三级站钢瓶溯源、充装作业调峰等业务难题,将平均充装作业效率提升20%。

突破国产化技术  服务生产提效

常州院对国产大飞机高性能涂覆材料关键技术进行攻关,研制出2套应用体系: 高性能涂覆材料体系的“三防”性能、耐候性能和耐冷热循环性表现突出 ,新型高固体份防腐底漆加底色漆/清漆(BC/CC)涂覆材料体系不仅具有减重功能,还具备优异的装饰性、保光保色性以及耐久性,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装备技术公司机电中心在透平国产化维修领域加速产业纵向一体化发展。从备件国产化到工装自主研发制造,从国产微型透平研发、制造安装到海上平稳运行超1000小时,从检修一体化到检修测试一体化。如今,国内首个进口透平性能测试基地已落户中国海油,并完成索拉C40机组测试系统点火成功,C60测试系统也已经进入调试阶段, 预计将于今年9月试点火。

2022年以来,装备技术公司管道公司持续聚焦主责主业,深入推进管道运维一体化核心能力建设,耕耘了1300余公里管道,自主检测海管量三年内复合增长率超80%,超声波自主化实施比例达80%, 节省外委服务支出超千万;14吋自主几何检测器成功应用于新建海管的变形评估工作,实现自主几何检测器的首次应用 ,全力为中国海油海底管道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天津院开展的深水气田乙二醇再生及回收装置(MRU)标准化研究,2022年试验成果通过第三方评议鉴定,技术成果通过石化联合会评审,项目顺利完成结题验收。天津院形成的MRU系统装备技术及生产运维系统解决方案,建立国产化首套工程示范,助力深水气田开发 ,推动技术成果在LS25-1等深水气田项目工程化应用。

2022年,信科公司深入开展高速率、全覆盖、光纤级的海上高速公路建设 ,海陆网络通讯质量不断提升,融合通信技术建设不断拓展布局。海陆骨干链路带宽提升至24.65千兆比特每秒,较“十三五”末提升152%。

创新绿色技术  实现低碳环保

清洁能源公司珠海管道兆瓦级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突破100万千瓦时;东沽“零碳厂区”建成后年平均发电量约55万千瓦时 。2021年11月,清洁能源公司珠海管道公司建成中国海油首个兆瓦级分布式光伏项目,该项目通过云平台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无人机热成像巡检等高效运维管理方式,成功保障电站连续稳定运行,实际发电量比项目预期超发6.35%。

2月28日,中国海油中长期FOB资源配套LNG运输船项目(以下简称“FOB项目”)首制船“绿能瀛”顺利入坞搭载 ,大合拢正式拉开帷幕。FOB项目是国内建造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LNG船舶建造项目。自2022年8月5日首制船开工以来,采油公司FOB项目组人员克服疫情等因素对现场施工的影响,确保首制船入坞节点顺利完成,为坞内搭载等后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该项目顺利开展对打造中国海油LNG运输船队、保障能源运输安全、加速国内LNG产业链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院开发的绿色高效吸附分离工艺技术,实现三套百万吨级工业装置许可 ,同年在30万吨/年重芳烃吸附分离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奠定基础。该技术解决油品产能过剩、化工产能不足的问题,将燃料油高效分离为高附加值化工品,大幅提高油品加工价值。

天津院建成集成化、标准化、智能化撬装式生产装备——神府一号水处理站 ,应用于中国海油中联公司。为防止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天津院摆脱固定式废液处理站的常规思维,直接将水处理站驻扎在集气站旁,废液在产生的同时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附近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处理合格的水体被注入地层,补充地层压力,防止地面下沉,神府一号水处理站的建设在助力油气田可持续开发的同时也更好地守护了黄土高原的生态屏障。

2022年,天津院开展 “深海一号”能源站防爆电气设备检验 ,确保“深海一号”平台上防爆电气设备安全合规运行 ,并为后续防爆电气常态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用自身的防爆安全技术保障安全生产。

针对海上风电装备所处不同环境、不同涂装位置的特点,常州院对海上风电防腐涂料配套进行设计及应用,目前完成C5恶劣腐蚀环境下的装备配套防腐涂料体系研发及性能优化,形成3套配套防护方案 。目前防腐涂层配套体系达到防腐性能要求。

贵金属公司“基于贵金属催化剂的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核心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成功通过集团公司综合科研项目立项评审 ,成为公司首个集团级研发课题。该项目将探索深远海分布式制氢方案,实现低成本海上风电综合开发,对优化能源结构、绿色能源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推荐阅读

雪佛龙寻求在东地中海勘探天然气的钻井船

雪佛龙正在寻求一艘钻井船,在塞浦路斯、埃及和以色列海域勘探天然气,因为这家美国能源巨头希望满足该地区和欧洲日益增长的需求。消息人士称,在东地中海三个国家运营的雪佛龙公司周一发布了租赁招标,寻求在2024年建造一艘钻井船,为期一年,并可选择延长几年。雪佛龙发言人拒绝对此次招标发表评论,但表示该公司仍致力于与埃及、以色列和塞浦路斯政府以及我们在该地区的合作伙伴合作,支持东地中海能源行业的发展。东地中海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有... 2023-04-19

Saipem第七代钻井船Santorini与埃尼集团续约两年

意大利石油公司埃尼集团已将Saipem第七代圣托里尼钻井船的合同延长两年,从2023年8月开始。据Saipem称,扩建工程价值约2.8亿美元。Saipem表示:除此之外,还将增加约1500万与资产改进投资相关的额外收入。,圣托里尼号是Saipem于2022年12月收购的第七代钻井船圣托里尼号钻井船能够在12000英尺(3500米以上)的水深下作业。Saipem表示:该船配备了最新的数字化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确保了最高的安全标准和对环境的尊重,这使其在超深水项目的技术产品中... 2023-04-19

壳牌公司对在英国北海中部皮尔斯油田进行了重大升级重启开采油气作业

壳牌公司于2023年4月18日(星期二)报告称,在英国北海中部皮尔斯油田进行了重大升级,使该油田多年来只生产石油,之后该公司已完成了该油田的重启作业。皮尔斯开发项目是壳牌公司(拥有92.52%权益的运营商)-企业石油有限公司(EOL)42.79%、壳牌EP离岸风险投资有限公司(SEPOV)39.73%、壳牌上游海外服务(I)有限公司(SUOSL)10%和伊萨卡能源(英国)有限公司。Zoe Yujnovich,壳牌上游总监,评论道:这一重大项目的完成证明了壳牌对英国北海的长期承诺。... 2023-04-19

中法深化能源合作 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双方36家企业签署18项合作协议,能源合作不仅包括油气、核能等传统能源,而且延伸到太阳能发电、海上风电、氢能、储能等新能源。在中法联合声明中,能源一词出现频率达到6次,气候一词达到9次,碳中和一词也出现了4次。显而易见,深入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法合作的重点议题。中法能源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中法能源企业在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领域均开展了一系列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以过... 2023-04-19

我国首批三台国产小型燃气轮机全部并网运行

记者17日从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获悉,中国海上首座智能油田秦皇岛32-6油田与中国海油能源发展装备技术公司联合攻关的首批三台国产小型燃气轮机全部并网运行,预计每年可回收利用天然气2019万立方米,减少碳排放3.8万吨。  据了解,该国产小型燃气轮机项目的成功投运,可以将以往通过火炬燃烧放空的伴生气回收转化为平台所需电力,自发电量可达4278万千瓦时,将进一步推动国产燃气轮机在海洋平台自发电以及放空气回收利用领域的应用,对健全和完善... 2023-04-1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