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中标12.80亿元!中国海装与山东能源集团联手征战山东海上风电市场

2023-04-17 13:23     来源:中国海装     中国海装、 海上风电项目
近日,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2023年度风电机组(含塔筒及附件)中标结果揭晓:中国海装以12.80亿元中标。中国海装将与山东能源集团再度联手征战山东海上风电市场。

浪尖弄潮 山东破局“平价时代”

山东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在“端好能源饭碗”全国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山东省其实也有着先手优势。早在10年前,山东省就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电”的计划,可再生能源发展始终受到高度重视。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山东省发展风电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据权威统计数据,山东省可开发的风能资源总储量8800万千瓦,居全国前三,占全国可开发风能资源总储量的8.8%,相当于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据山东省能源“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风电装机达到25GW,海上风电力争开工10GW,建成投产5GW。具体将以海上风电为主战场 ,积极推进风电开发。加快发展海上风电。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坚持能建尽建原则,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充分利用海上风电资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推进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加快启动平价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由此可见,海上风电不仅是山东风电开发的重心,也成了山东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山东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具有风速高、静风期少的特点,海上发电开发潜力巨大。

然而,山东省发展海上风电并非坦途。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正式进入无国家补贴的平价时代,上网电价从原来的7毛多“腰斩”至3毛多,使得全国很多海域都不再具备海上风电开发价值。山东处于杭州湾以北海域,海上风资源禀赋远不如福建、广东等南方省区,想要保障项目投资收益、推动海上风电快速发展更是难上加难。

这一切都取决于海上风电能不能迅速降低度电成本。山东若想浪尖弄潮实现海上风电雄伟目标,必先战胜度电成本这一严峻挑战。

风云际会 中国海装入鲁“下海”

山东是中国风电的起点,也是中国风电梦开始的地方。1986年,中国首个风电场在山东荣成建成,拉开了中国风电发展的序幕。如今另一个新时代拉开序幕,山东又将如何破局呢?

这一重要历史使命落在了山东能源集团的肩上。山东能源集团是山东唯一一家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双7500亿”企业,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大型能源企业,营业收入居世界500强企业第69位。作为承载着山东省能源战略和意图的国有企业,推动山东省海上风电快速开发,山东能源集团责无旁贷。

整机商是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对全生命周期降本也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强劲的推动力。要破局平价时代,山东能源集团需要一个得力靠谱的合作伙伴。这个“帮手”不仅企业实力、技术实力雄厚,最关键的还是能够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保障项目投资收益率。

这也并不难选择。进入平价时代,中国海装是率先降低海上风电度电成本的先行者和有力推动者。 中国海装是央企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全产业链链长企业,中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山东舰”就是由中国船舶集团完成;拥有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授予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中国海装的综合实力、技术实力自然不容小觑。在共同的时代使命驱动下,山东能源集团与中国海装在那辽阔的渤海湾“风云际会”了。

双方合作的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项目。这是山东省首个平价海上风电项目,也是全国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第一个取得核准项目。该项目总装机容量501MW,安装60台中国海装8.35MW海上风电机组,并于2022年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双方合作的首个项目发电表现优异,成了北方地区海上风电平价项目开发的标杆。自项目并网以来,该风电场日发电量屡创新高,中国海装风电机组高可靠性、高发电量表现也受到了山东能源集团的肯定。

据山东能源集团安全技术部业务高级主管夏志盛介绍,该项目度电成本与最初能够盈利的设计值相比降低了18%,累计发电量目前已突破3.7亿千瓦时。 这也为项目全生命周期高收益开了个好头。

再续前缘 携手共赢海上风电新时代

此次再度中标山东能源集团400MW海上风电机组订单,中国海装也将与山东能源集团在渤海湾再续前缘,共同推动平价时代背景下的山东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

其实早在去年4月,中国海装就与山东能源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山东海上风电发展,携手共赢海上风电新时代。

如今,海上风电进入平价时代,更长叶片、更大风轮直径的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山东海域海上风电资源广泛,风资源条件良好,海上机型更新换代也十分迅速,小兆瓦机型已不能满足山东海域市场需求,单机容量10MW级及以上机组将成为必然选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大兆瓦方面,中国海装预判把握行业趋势,率先在山东东营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布局了智能化总装基地。这是中国海装生产能力最强、功能最全的生产基地,可以满足目前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18MW级机型的生产,年产能为120万千瓦。 同时,中国海装还托国家海上风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建设了海上风电大型机电传动系统研发测试中心,可针对解决海上风电运行环境恶劣、可达性差、运维成本高的难题。目前东营总装基地已进入批量化生产阶段。

在长叶片方面,中国海装产业链配套的大型叶片基地今年也将在东营完成建设,与风电机组智能化总装基地形成合力。

在海上风机产品方面,中国海装也创下了许多行业纪录。从运行效益大幅领先的H171-5MW,到获得大量市场订单、破冰海上平价的23X平台机组,再到2022年下线的“扶摇号”浮动式海上风电装备和H260-18MW大型海上风电机组,中国海装已掌握海上风电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风电技术的自主可控,带动了大型海上风电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除了风电机组、供应链外,中国海装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在海上风电配套设施方面积极发力。不仅建造了专业海上风电安装船、运维船,近日还将开始建造海上风电码头,全方位疏通堵点、多环节协同降低度电成本,以期继续保持其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向海图强,奋楫者先。 作为海上风电“国家队”,中国海装以成熟产业配套、先进技术集成、综合效益最优、平价建设适宜的思路和“树一台风机,立一个标杆;建一座风场,成一个示范”的品牌理念,引领了海上大型化机组的发展方向,为中国海上风电平价时代打造了成功样板、进行了先行示范。

推荐阅读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出一项行政命令,以加快菲律宾境内海上风电项目的审批速度

随着菲律宾政府迅速聚焦于可再生能源,本周,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发出了一项行政命令,以加快菲律宾境内海上风电项目的审批速度。根据菲律宾第21号行政命令,马科斯总统表示,第9513号菲律宾共和国法案以及2008年颁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中均阐明,菲律宾政府应加快探索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其中包括风能,光伏,水电,地热,潮汐力。 2023-04-23

107台14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西门子歌美飒签署了波罗的海2号海上风电项目机组供货协议

近日,西门子歌美飒签署了波罗的海2号(Baltica-2)海上风电项目机组供货协议。据了解,该项目由波兰最大公用事业公司PGE和沃旭能源(Orsted)联合开发,总容量1.5GW,规划于2027年底之前投产。根据协议,西门子歌美飒将为该项目提供107台14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和为期五年的运维服务和备件供应 2023-04-23

法国万喜成功拿下价值70亿欧元的三处海上风电HVDC建造合同

4月21日,基础设施领域的全球巨无霸企业法国万喜集团成功拿下了位于欧洲北海地区的三处海上风电项目(BAL WIN 3, LAN WIND2, LAN WIND4)高压直流输电(HVDC)升压站平台建造合同,实现总计6GW的海上风电至路上并网点的电力传输工作,三分合同总价值70亿欧元(77亿美元)。该合同已正式由主持荷兰-德国电力传输系统建设工作的荷兰国有电网公司(TenneT)授予给了由Dragados Offshore(Vinci集团注册于西班牙的子公司)和德国西门子能源(Siemens Ene... 2023-04-23

广西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海上升压站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近日,广西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海上升压站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海上升压站最大轮廓尺寸约42.6米×41.4米,是目前全球采用模块化建设单体容量最大的新一代海上升压站。该项目预计在8月份完工。据悉,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工程位于防城港江山半岛南面海域,由广投北部湾海风公司投资建设,规划装机容量70万千瓦。作为广西首个海上风电项目,示范效益显著,对促进广西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推动广西海上风电产业创新发展... 2023-04-23

苍南县政府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约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

4月21日,温州市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举行。苍南共有6个项目参加集中签约,总投资约为123.5亿元,涉及新能源、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其中,苍南县政府与远景科技集团签约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据了解,苍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选址苍南东部海域,场区中心离岸距离约58公里,由远景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该项目总投资116亿元,新建海上升压站和陆上集控(升压)站各1座。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超30亿千瓦时,将成为苍南近海单体规模最大... 2023-04-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