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28日-30日,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中国海博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大会首次设立了“海上光伏”专项,华晟新能源作为全球异质结领军企业受邀出席大会,并进行了题为《HJT高效海光组件赋能海上光伏》的主题分享。

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创办于2012年,被誉为“中国海洋第一展”,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部署、促进海洋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高端平台,由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广东省政府共同发起,它也是中国唯一保留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览会,大型国际性展会。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会期间,华晟新能源还荣膺“海洋之星卓越奖”。作为全球首家实现异质结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华晟的高效异质结年产能达20GW,已向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交付超13GW产品。
据悉,该奖项旨在表彰在海洋产业与科技前沿展现卓越表现、引领蓝色经济发展的杰出力量。晟凭借在青岛即墨等多个海上、湖泊项目的先进光伏技术,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光伏制造企业,也标志着我国海上光伏正式迈入“异质结时代”。
海上光伏成就“蓝色经济”新增长
“双碳”目标下,沿海经济大省土地空间逼近天花板,近海可再生能源开发逐步成为必答题。近年来,海上光伏正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赛道之一。此前,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海上光伏的大规模装机预计将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加速推进,并在2030年前后实现全面规模化发展。到2027年中国海上光伏总装机量将突破6000万千瓦(60GW),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面对千亿级“新蓝海”,谁能率先解决“高盐雾、高紫外、高载荷”三大痛点,谁就能抢占先机。华晟新能源以异质结技术为切入口,推出全球首款系统级海洋环境异质结组件产品——V-ocean海光系列,并深度参与了青岛即墨GW级的项目建设。
在本次大会期间,华晟新能源董事长徐晓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海上光伏市场潜力及市场布局做了深度分享。针对海上光伏的市场潜力,徐晓华认为:海上光伏是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它的巨大潜力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一是空间维度,海上光伏能有效解决沿海经济大省土地资源稀缺的核心矛盾;二是消纳维度,海上光伏实现了就近发电、就近消纳,直接服务我国东部沿海的高负荷用电中心,大幅降低输电成本与损耗;三是生态维度,它开启了“渔光互补”、“海洋牧场”等立体化开发新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所以,向海洋要能源,是一个必然的战略选择。
针对华晟在海上光伏应用市场的布局,徐晓华认为:华晟深度参与建设的“青岛即墨”项目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为行业树立了三个维度的榜样:首先,它是一颗“定心丸”,解决了“能不能用”的疑虑。即墨项目作为我国当前开放海域最大的渔光互补示范类项目已实现部分并网。它的成功并网发电,不是在实验室里,而是在真实、恶劣的海洋环境中,用事实和数据证明了异质结技术完全能扛得住海上的考验。这给后来想投资海上光伏的业主们,提供了重要的选型信心和依据。其次,即墨也是一本“经济账”,华晟通过详细测算发现,虽然异质结组件在单瓦价格上可能稍高,但因为其更高的发电效率、更低的衰减和更高的功率密度,能够帮客户节省支架、线缆、安装等系统成本。这意味着,选择华晟,最终带来的是更高的投资回报。此外,即墨项目还是一种“新模式”的探索,作为我国首个渔业融合发展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其成功实践了在严苛海洋环境下“板上发电、板下养殖”的渔光互补模式,实现了空间立体复用、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沿海地区清洁能源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发展提供了一个成熟、可复制的样板。
可以预见,随着2030年全面规模化发展目标的临近,这片蔚蓝之下,正孕育着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未来。
技术硬核破局:HJT海光组件如何征服“海洋级挑战”
在本届大会上,华晟新能源技术中心副总经理田介花发表了名为《HJT高效海光组件赋能海上光伏》的主旨报告。“高水汽”、“高盐雾”、“强腐蚀性”……这些都是海上光伏应用场景下,行业公认的难题。华晟V-ocean海光组采用复合边框,通过盐雾8级测试,耐盐雾性能更卓越,从结构的第一道防线就确保了超强的耐腐蚀能力。同时,我们创新性地在密封部位应用了丁基胶垫片和丁基胶封边封接线盒的全密封技术,其低水汽透过率和高黏结性,使组件达到IP68的最高防护等级,从根本上杜绝了水汽渗透的风险。
面对海上极端天气造成的强劲风浪冲击,海光组件采用超强抗风载设计,并通过了6倍IEC动载及盐雾、氨气等多项严苛试验,确保在海上高风速及各种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
凭借高效的异质结技术优势和强大的研发实力,华晟推出的V-ocean海光组件在确保高可靠性和结构强稳定性的同时,还具备了卓越的发电性能。海光组件采用光转胶膜技术,能够将有害的紫外线转化为可发电的有用光。既从根源上减少了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伤害,延长了组件寿命;优异的超低温度系数(-0.24%/℃)、超高的双面率(可达95%)、良好的弱光性……使得华晟海光组件在海上高温环境下功率输出更稳定。在CTC国检集团海南户外实证基地的数据显示,华晟的异质结组件相较于同版型BC组件,平均单瓦发电增发达2.97%,在高温时段优势更为明显。
在低衰减方面,以浙江台州近海滩涂电站项目为例,TOPCon组件线性衰减0.4%,BC组件线性衰减为0.35%,HJT组件线性衰减为0.3%,衰减率最低。仅此一项差异,HJT组件IRR可提升0.05%~0.10%,LCOE降低0.11%~0.21% 。
在海上光伏电站BOS成本方面,以山东东营近海岸实证项目为例:华晟HJT 730W组件对比TOPCon 710W组件大跨钢结构平台方案,BOS可降低9.87分/W,占地面积一样,BOS可节省约2.41%,首年发电小时数高0.95%,电站收益率IRR高0.42%;对比BC 650W组件大跨钢结构平台方案,BOS降低0.77分/W,可节省约0.19%,首年发电小时数高0.68%,电站收益率IRR高0.19%。为海上光伏电站项目提供了更加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华晟海光组件还获得法国必维集团(BureauVeritas)颁发的“海洋环境下耐候性组件认证”,同时也是首批获得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差异化应用耐候性国品优选认证”的产品之一。系统技术解决方案加上多重权威认证,使华晟海光组件成为保障海上光伏电站全生命周期安全与收益的不二选择。
荣膺“海洋之星卓越奖”,彰显海洋领域卓越成就
展会期间,华晟新能源还荣膺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组委会颁发的“海洋之星卓越奖”。该奖项是海洋经济领域极具分量的技术类荣誉,旨在表彰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技术创新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需要获奖者不仅以领先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展现创新实力,更通过实际行动诠释对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愿景。华晟的获奖,既是对V-ocean海光组件技术突破的肯定,更是对其推动海洋能源转型实践的认可。
在国家“双碳”与“海洋强国”战略的交汇点上,华晟新能源率先启航,随着青岛即墨等GW级项目的陆续并网,海上光伏这片“新蓝海”,正等待更多像华晟这样的企业,以创新为桨,驶向更广阔的能源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