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随着最后一台挂轨式巡检机器人顺利投用,文昌13 - 2油田技能创新工作室成功完成了“海油观澜号”风机智能巡检系统的安装与调试工作。这标志着“海油观澜号”在远程监控与智能操作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开启了数智化赋能改造的新篇章,为深远海风电运维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次投用的智能巡检系统是一套集成化、高精度、小型化的智能运维系统,其核心设备包括4台挂轨式巡检机器人、2套局部放电检测装置、1套站端服务器系统和1套固定平台监控站。该系统凭借“多维度感知 + 远程协同”的技术优势,实现了风机运维从传统的定期巡检向智能预警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运维效率和可靠性。
在传统运维模式下,风机巡检主要依赖人工定期检查,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海油观澜号”智能巡检系统的上线,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可以在轨道上灵活移动,对风机的关键部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检查。它们搭载的高精度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如温度、振动、声音等,通过多维度感知技术,精准捕捉设备的异常信号。一旦发现潜在故障隐患,系统会立即发出智能预警,提醒运维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了设备故障的扩大化,保障了风电平台的稳定运行。
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则专注于监测设备的绝缘状态,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绝缘老化、局部放电等问题,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又一层保障。站端服务器系统作为整个智能巡检系统的核心大脑,负责对采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通过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为运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而固定平台监控站则为运维人员提供了一个直观的操作界面,他们可以远程实时监控风机的运行状态,查看巡检机器人的工作情况,接收预警信息,并进行远程操作和指挥,实现了运维工作的智能化、可视化和高效化。
“海油观澜号”风机智能巡检系统的成功上线,不仅提升了“海油观澜号”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的运维水平,更为我国深远海风电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树立了标杆。它展示了数智化技术在风电运维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为未来深远海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