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随着文昌 16 - 2 油田开发项目正式投产,文昌油田群又添一座万吨级海洋油气平台。海油工程在设计阶段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始终,为文昌油田群量身定制绿色发展方案,为这片海上油气开发热土注入强劲“绿色动能”。
长明灯不再“长明”
在海洋油气平台上,常常能看到一个伸向天空的火炬,因其常年持续燃烧的特性,被形象地称为“长明灯”。在文昌 16 - 2 油田开发项目中,详细设计团队通过“自动检测 + 等离子点火”工艺,让“长明灯”仅在紧急状态下点火运行并安全泄放气体。该项工艺显著提升了设备的安全性与环保性,全生命周期内可累计节约天然气消耗约 630 万立方米。
“废气”变资源
海上油田套管放空气回收利用一直是制约行业绿色发展的技术难题。在文昌 16 - 2 项目中,设计团队在设计阶段前瞻性预留增压设备,确保油气开采过程中井口压力下降时,套管放空气仍能高效回收。通过冷却分离、凝液增压、天然气增压等工艺,成功将原本只能放空的低压套管气转化为可利用能源。据测算,这套回收系统全生命周期预计可回收天然气 2.39 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08 万吨,真正实现资源回收与环保效益的“双赢”。
以液换液
针对文昌 9 - 7 油田生产中产生大量难以回收的轻烃凝液这一“痛点”,设计院在预测 2025 年至 2043 年的轻烃凝液产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以液换液”工艺,将轻烃凝液回注油层,通过混相采油,既提高原油采收率,又实现污染物减排。该工艺预计可累计减少平台天然气消耗 8470 万立方米。
变废为能
文昌 9 - 7 油田平台上,全球首套 5 兆瓦级海上高温烟气余热发电装置已平稳运行 2 个月,成为海洋油气开发“变废为能”的又一标杆。该装置利用油气开采过程中排放的高温烟气,通过有机朗肯循环技术,将废弃热能转化为清洁电能。年发电量可达 0.4 亿千瓦时,可满足 3 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全生命周期预计节省天然气消耗约 3 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80 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 750 万棵,为海上油田构建清洁能源体系提供了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