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南海上风电如何“破风前行”?

2025-08-27 16:10     来源:海南省海洋厅 南海网 新海南客户端     海上风电项目
近日,在距离临高25公里的大海之中,一片由海上风机组成的“森林”巍然屹立,迎风飞速转动的叶片不断地发出清洁的电力,为海南低碳岛贡献着持续的绿色“动能”。

去年底至今,海南多个海上风电场实现投产并网,推动海南海上风电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如今,各能源企业已开始依托风电场探索“海上风电+”产业融合,政府部门也积极制定产业发展“路线图”,让这一起步虽晚的能源产业在海南的发展步伐愈发加快。

0 1 “大风扇”转出海南绿色新电能

风从海上来,也为海南奏响了产业活力之歌。

“风机各运行参数正常,正稳定运行。”近日,在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陆上集控中心指挥部内,值班员正依托远海监控画面,实时监测着海上风机的运行情况。

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是国家能源局批复《海南省海上风电场工程规划》中“十四五”建设投产项目之一,作为海南省“十四五”首批重点开发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被列入省级重大项目投资计划。2023年12月5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并于去年12月27日正式投产并网,发出了海南第一度海上绿电。

海上风机实时情况。记者 王子遥 摄

“今年上半年,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整体运行稳定,状态良好。”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场站累计并网发电量4.2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5.1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13.42万吨。“自去年发出第一度海上绿电以来,风场内风机的可利用率高达98.96%,单日最高发电量达1057万千瓦时。今年的一号台风‘蝴蝶’曾从风场正面掠过,也检验了设备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随着多个海上风电场项目于去年底至今接连实现投产并网,今年上半年,海南风电产能实现了“跨越式”提升: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海南风力发电总量较上年同比增长3.3倍;海南电网公司数据则进一步明确,截至今年7月,海南已累计实现海上风电新增并网217万千瓦,并网总发电量9.71亿千瓦时,有效保障了省内新能源消纳。

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指挥调度现场。记者 王子遥 摄

“目前海南已完成华能临高CZ1海上风电、华能隆华海风场#1风机群等3座海上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并网总发电量9.71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29.1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2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56万吨。”海南电网相关负责人说,“从保障全省电力供应的角度,特别是用电晚高峰期间,海上风电的稳定‘出力’,已成为电网运行重要的调峰电源,成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大能源保障。”

如今,华能、大唐、申能、中海油等能源企业已纷纷落子海南,与海南“双向奔赴”。在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百余公里的另一处海域,大唐海南儋州12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下称“大唐风电项目”)一场址60台巨型风机叶片也正迎风缓缓旋转。值得一提的是,这60台风机主机全部在洋浦本地生产,为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地投产”创造了重要条件。“海南省有近5000万千瓦海上风电资源可开发,且依托海南独特的地理优势,海上风电产业不仅面向海南,更是走向东南亚、走向全球的一个窗口。”大唐海南公司相关负责人直言。

0 2 产业发展“路线图”进一步清晰

在业界看来,发展海上风电之于海南,既是自然禀赋所至,又具有现实意义。

从自然禀赋看,华能海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四面环海、海域辽阔的海南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南西部海域,13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能达到每秒8米左右,且海域破坏性风速少,潮差和波浪也相对较小,区域海床地质稳定,具备大规模开发利用近海风能资源的自然条件。其次,海南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区位优势明显,也有助于风电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形成产业集聚和辐射效应。

而从实现意义上,海上风电也十分契合海南建设清洁能源岛以及低碳岛的发展定位。

资料图: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一期施工现场。

“海上风电作为零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其绿色价值体现在能源替代效应、生态保护特性以及资源可持续性三个维度。”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自由贸易港(区)专委会会长宋向清表示,海上风电可替代标煤发电减排二氧化碳,有利于海南绿色发展,实现向“绿”图强;同时,相比陆上风电,海上风机远离居民区,避免噪音干扰,且不占用陆地稀缺土地资源,尤其适合海南这样的生态敏感岛屿;常年吹动的海风更是为海南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来源,具备资源可持续性。

近年来,坚持生态立省的海南也在着力通过政策引领,为海上风电产业保驾护航。

继去年将海上风电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后,2025年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再度明确提出“加快海上风电场建设,带动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发展。”在今年1月26日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海南省2025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共有6个海上风电项目名列其中,总投资金额超741万元,总装机容量达440万千瓦。

资料图:大唐海南CZ3海上风电项目建设现场。

今年下半年,政策为海南海上风电产业编织的发展“路线图”更是进一步明晰。今年7月10日发布的《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提出,到2030年初步建成零碳能源系统,海上风电与光伏发电共同解决省内60%-70%的电量需求,规划开发海上风电约24GW;7月28日发布的《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则明确,到2027年,海南将依托环岛西线海上风电资源,推动昌江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25亿元,全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87%。

“海上风电除了为海南贡献电能外,还有着巨大的产业价值。”宋向清称,海上风电的发展有利于海南能源结构重构,推动海南“清洁能源岛2.0”升级,提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同时,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可带动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运维服务等领域发展,有利于激活海南经济引擎;此外,海上风电产业以及相关“海上风电+绿氢”等融合模式的不断探索,也让海南的国际形象得以塑造,成为向全球展示中国绿色低碳实践的又一窗口。

资料图:大唐集团海上风机。

借助产业动能,海南也积极与头部能源企业加深合作。8月8日,大唐集团与海南省政府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海上风电、清洁能源、新型储能、新型能源技术创新应用、碳交易等领域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助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

0 3 专家:海南有望成为海上风电技术策源地与应用示范区

正如大唐集团与海南省政府签署的合作协议一般,如今在省内海上风电场相继投产并网的背景下,诸多能源集团也开始依托场址探索“海上风电+”多领域产业融合,寻求“延链、扩链、强链”的可能。

从“延链、扩链、强链”落地的角度,截至目前,儋州洋浦、东方已形成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东方电气、大唐等企业已启动本地化生产10兆瓦风机,实现“海南造、海南用”。

资料图:全球最长海上风电叶片从东方八所港装船出海。

“通过‘海上风电+’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园区正积极引进主机制造、运维船等更多上下游产业入驻,截至目前已为当地创造价值超100亿元。”记者从大唐海南公司方面了解到,该公司正以海南洋浦海上风电产业园为依托,建立“主机厂-零部件商-施工方”协同创新机制,已有东方风电、远景能源、亨通海缆、海南环一智能环保等一批链内企业入驻产业园,此外还有多家国内优质风电企业也表达了积极的入园意向。从“海上风电+”的角度,该公司还在积极联合下游企业探索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的生产闭环,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与跨区域输送的关键载体,正从技术研发阶段迈向产业化落地。

资料图:大唐儋州海上风电CZ3项目现场。

在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华能集团则在项目场址内启动建设风光同场示范项目,探索深远海养殖的发展路径。“我们正在联合有关院所开展风光同场项目示范平台和风渔融合养殖大型养殖网箱的设计方案研究,预计明年可以落地实现开工建设。”华能临高海上风电场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海上风电的产业链也在不断扩大,相关“功能性”也在持续扩充。就在近日,海南省地震局便在华能集团临高海上风电场完成了海洋地震监测设备安装与数据回传工作,通过利用华能海上风电场基础设施和供电系统,省地震局的地震监测设备获得了持续的电力支持,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高效稳定传输,进一步增强了近海地震监测能力,为完善海洋地震观测网络、提升地震预警和科研能力提供了积极保障。

“从全国的角度看,海南海上风电产业的起步虽晚,但如今迈步愈快。”在宋向清看来,想要实现“后来居上”,海南可通过实施“链长制”,创新海域使用管理、推动技术跨越式发展等方面发力,同时强化产业发展保障措施。如建立资金多元投入机制,设立省级海上风电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强化人才培育体系,善用“候鸟专家”,引导省内高校培育更多“海上风电运维”“海洋工程”等专业技术人才等。“海南正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双轮驱动,在海上风电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宋向清称,“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与跨产业融合,未来海南有望成为海上风电技术策源地与应用示范区。”

推荐阅读

江苏大丰海上风电项目首台13.6兆瓦风机成功吊装开启海上风电新纪元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26日,江苏大丰海域迎来历史性一刻。由三峡上海院总承包的三峡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标段Ⅰ首台13.6兆瓦风机成功吊装。这不仅是江苏省海上风电单机容量之最,更是国内单桩基础海上风电工程中首次突破13兆瓦大关,为我国海上风电高效、集约开发树立了新的标杆。三峡大丰8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东北方向海域,涵盖H8-1#、H9#、H15#、H17#四个场址。其中,H8-1#场址中心离岸80千米,是国内已建离岸距离最远... 2025-08-27

江苏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顺利完成吊装!

8月26日,江苏黄海海域高空之上,巨大的风机叶片与轮毂在142米高空实现精准对接,标志着江苏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顺利完成吊装,为江苏海上风电产业再添一座“绿色能源新地标”。 2025-08-27

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变更

8月22日,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关于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变更的批复》。《批复》显示,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已由瑞安市发展和改革局瑞发改投〔2023〕307号核准,由于建设项目海域场址与不可调整的航线发生冲突 需调整技术方案。 2025-08-26

三峡能源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预防性试验服务项目招标公告

海洋能源网获悉,日前,中国三峡集团电子采购平台发布关于三峡能源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预防性试验服务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T251100130748 ),公告如下:项目所在地区: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一、招标条件本三峡能源广东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预防性试验服务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业主自筹,招标人为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二、项目... 2025-08-26

韩华海洋与现代建设合作加速韩国海上风电国产化步伐

海洋能源网获悉,韩华海洋与现代建设近日携手,签订了合作开展国内海上风电业务的谅解备忘录(MOU),致力于加快国内海上风力发电站设计、采购、施工(EPC)市场的国产化进程。这两家公司特别关注海上风电安装船(WTIV)的开发,这是海上风电场建设的核心设备。通过合作,他们计划将国产风电安装船积极应用于未来的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中。根据备忘录,两家公司决定在未来开展的国内海上风电业务中构建EPC合作伙伴关系,并采取从投标到施工以共同持股参与... 2025-08-25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