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研讨会汇聚了能源、海洋、生态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顶尖设计院、实证基地及产业链核心企业,旨在共商海上光伏发展大计。在国家“双碳”战略及上海市《“风光同场”海上光伏开发建设方案》的强力驱动下,海上光伏凭借其光照资源优、遮挡少、贴近负荷中心等显著优势,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华晟新能源作为异质结技术领军企业,深度参与此次高端对话,彰显了其在推动海上清洁能源技术进步与产业落地中的关键作用。
华晟方案 ,打造 海光高效稳定新标杆
大会上,华晟新能源产品策划部总监戴皙玮以《HJT高效海光产品及解决方案》为题,分享了华晟在应对海上特殊环境挑战方面的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解决方案。
面对海上光伏长期遭受盐雾腐蚀与强紫外线辐射的双重考验,组件的长期可靠性与发电性能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针对这些痛点,华晟异质结组件通过材料创新与结构优化,构建起全方位的防护体系。在核心材料方面,华晟海光组件采用光转胶膜技术,将传统组件中造成老化的有害紫外光高效转化为可被电池吸收的蓝光,既提升了发电效率,又显著降低了紫外线对封装材料的损伤,有效延长组件寿命。
在结构防护层面,组件采用AA15级抗腐蚀铝合金边框或GRPU复合材料边框,配合双层镀膜玻璃,形成第一道防护屏障。针对关键部位,华晟创新应用丁基胶垫片技术实现精细化密封,并在整体封装中采用丁基胶封边封孔工艺,使组件具备IP68级防护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光转胶膜与丁基胶密封技术的协同应用,不仅解决了紫外线和水汽侵蚀两大核心问题,还通过提升发电效率弥补了海上项目因防腐需求带来的成本增加。
这一系列创新技术的系统整合,使华晟异质结组件在严苛海洋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耐候性,为海上光伏项目提供了兼具高可靠性、高发电效益的优质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
值得一提的是,华晟喜马拉雅海光组件的卓越性能在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得到进一步验证。作为我国首个渔业融合海上桩基固定式光伏项目,其一期工程中采用了814.9MW的华晟异质结海光组件,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均可产生10.7亿千瓦时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7.1万吨。这一标杆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验证了异质结技术在严苛海洋环境下的可靠性,更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解决方案。
创新引领 ,开启海 上光伏异质结新时代
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对产业价值的重新定义。从光转胶膜的材料创新到IP68级整体防护,华晟新能源通过系统化的技术升级,不仅解决了海上环境对组件的侵蚀问题,更实现了发电效率与组件寿命的双重提升。这种对度电成本、系统可靠性、环境适应性的全方位优化,正在重塑海上光伏项目的经济模型,为投资者带来更可持续的回报。
华晟新能源将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推动异质结技术在更广阔海域的应用落地。真正的技术领先不仅体现在实验室数据,更在于其对产业升级的实质推动。未来,华晟将携手合作伙伴,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和生态共建,让异质结技术成为连接清洁能源愿景与商业可行性的关键桥梁,为全球海洋能源开发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