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AI赋能海洋,首款水下智能芯片等六大AI成果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2025-07-31 10:17     来源:上观新闻 数智深蓝     海工平台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赋能海洋——智领深蓝,加速未来船舶跨界融合论坛 ”于7月27日举办,聚焦人工智能与船舶工业深度融合的前沿技术,推动技术标准互通、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进一步巩固我国船舶工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技术引领力和影响力。

论坛上,中船集团集中发布了“智海·图灵”海上人工智能高效赋能基座平台、水星智算处理器凌久NP101、海鲲大模型、蓝豚智能产品安全性测试验证平台、造船领域科技创新管理高质量数据集、数字化营运支持系统等 6项AI创新成果,包含智能底座、行业大模型,行业数据集,算力芯片及功能应用产品等5个方面。

其中,“智海·图灵”海上人工智能高效赋能基座平台面向智能船舶、海上智能装备、船舶设计制造和海上运营保障 ,紧密围绕海上场景特点设计,提供适应海上专业环境的定制化算力、专用工具链和算法库,构建涵盖智能化赋能全流程的智能基础研发平台。

水星智算处理器NP101是国内首款面向水下智能应用场景的端侧高效能算力芯片,在单芯片上实现水声信号处理、典型深度学习和智能模型推理计算的融合。水星智算以数字化营运支持系统面向船舶和船队营运支持的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有效、统一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实现多应用的高效集成,支持船岸一体化管理。

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ISO/TC8)主席、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围绕中国新一代智能船舶产业链发展、航运数字化与自主船舶展望等当前全球海事业最新热点话题作主题演讲,分享智能船舶、自主船舶等最前沿科技发展动态。他们表示,在智能化浪潮推动下,全球海事业正处于数字化向智能化过渡的关键时期,要积极探索智能船舶、自主船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路径,引领海事行业走向智能未来。

中船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副院长李鑫、日本邮船(NYK)集团MTI总经理安藤英幸、GTT集团下属安升思·马罗卡新加坡公司董事总经理及全球运营总监哈拉杜尔·奥里·比约恩松、长三角船舶与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首席科学家李星群围绕AI技术在船舶数字化和自主化的应用实践、NYK面向商业运营的自主航行实现路径、用人工智能释放船舶数据的潜力、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应用等主题作主旨演讲,介绍了AI技术在海事业的最新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要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在更多海事领域的应用落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共同推动全球海事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论坛同期发布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航行安全智能管家“航安宝”、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的元景赋能船舶辅助设计应用实践等2024年度船海产业AI创新实践案例,这些案例通过大数据、AI、大模型等与船海产业的深度结合,进一步夯实了船海产业构建数智生态的基础。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等12家单位联合发布了中国智能船舶可信数据空间构建倡议,对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方案进行解读。

推荐阅读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顺利交付华科五洲两座海工平台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8日,招商工业威海船厂为华科五洲(天津)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华科五洲”)建造的第六座246FT、第七座350FT自升自航式作业平台“ZAMIL-L.B.10 ”“ZAMIL-L.B.11”提前交付。华科五洲董事长黄雪飞、总经理贾国兴,华科新能执行总裁马斌,Zamil Offshore公司平台运营经理李津,ABS船级社北方区总经理石波,招商工业董事长吴四川、副总经理郑和辉等出席交船仪式。 2025-07-31

中船集团武汉船机: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建造的卓越成就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25日,中船集团武汉船机总包建造的JANA 507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在青岛海西重机码头顺利下水。这标志着该公司在过去5个月中成功下水的第5座海工平台,充分展示了其在自升式海上作业支持平台总包建造领域的强劲实力和行业领先地位。作为船海工程装备配套企业的旗舰和系统集成的先锋,武汉船机公司深耕船海工程装备领域多年。依托船海工程机电设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一批成果相继转化为新产品并成功推... 2025-05-27

我国将建千米级海洋浮式平台,由大型金属“3D打印机”打造

海洋能源网获悉,我国目前最大的金属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装置日前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成。该装置由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刘长猛团队研发,用于打造低成本、高性能的海洋装备。团队透露,将在渤海建设国际首个千米级海洋浮式平台。此外,一个具有增材制造钢板点阵混凝土结构的50米级浮式平台计划在2025年底下水。 2025-01-21

第四代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开启首秀之路!

2024年10月6日,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海西湾船舶与海洋工程产业基地海西重机码头,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轮驳公司两艘大马力拖轮的牵引下,成功地将拥有“目前国内起升高度最高、起重综合能力最强、升降桩腿最长”的第四代海上风电施工平台“港航平5”轮拖离码头,然后护送出港,驶向广东汕头风电施工现场。 2024-10-09

我国基于人工智能的海洋能源开采方法的应用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吴昇珅副教授和清华大学吴必胜副教授联合的研究团队,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预测海洋吸力桶式基础沉降过程中实时土体力学行为以及在海洋油气开发勘探中深部地层原位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并利用物理实验/现场相关数据证实了预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和《SPE Journal》等国际期刊并申请了一项国家发明专利。 2024-07-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