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热采新闻
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13日,随着锦州23-2油田开发项目第二座海上热采平台CEPA组块在青岛国际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成功装船,标志着我国海上首个多层稠油热采项目陆地建造完工。锦州23-2 CEPA中心平台高24.5米,长93米,宽48米,投影面积近10个篮球场大小,设计浮托重量近1.4万吨,相当于1万辆小汽车的重量。管线总长度超3万米,可以围绕北京故宫近7圈。该平台采用一体化建造,安装设备总重量超过2000吨,关键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锦州23-2油田是千层饼式的...
2024-10-16
9月25日,随着重约1.5万吨的组块与导管架精准对接,我国首个海上多层稠油热采油田中心平台——锦州23-2油田CEPB钻采平台完成海上安装。锦州23-2 CEPB钻采平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平台长93米,宽48米,高39.5米,甲板投影面积约4500平米。
2024-09-29
海洋能源网获悉,9月24日,全球首座移动式注热平台热采一号在山东威海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海上稠油热采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规模化、高效化撬动海上稠油资源开拓新路径、激活新引擎,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端稳能源饭碗具有重要意义。热采一号平台的核心能力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注入油层后,使稠油黏度降低,成为流动性好、易开采的稀油。在平台新增的二层甲板上,3套巨大的蒸汽锅炉系统就是热采一号的制胜武器。该套注热系统可同时为6口油...
2024-09-25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稠油高效开发技术论坛,中海油服参选并宣读的11篇论文从百余篇论文中脱颖而出,其中3篇论文《海上油田过热蒸汽驱技术探索与实践》《蒸汽驱优势渗流通道定量识别与调控方法研究》《基于非共价相互作用强化的多元共聚物型堵水微胶粒的研制》喜获一等奖。本届论坛主题为发展稠油开发新质生产力,谱写稠油高效开发新篇章,旨在为从事稠油开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和专家提供一个相互...
2024-09-03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以来,渤海油田稠油热采捷报频传,旅大5-2北油田依靠新工艺日增产原油约200吨,旅大21-2油田投产以来累计热采原油突破80万吨。我国海上稠油、超稠油规模化开发动能更加澎湃。旅大5-2北油田、旅大21-2油田一项项热采成绩的背后是海油人加速科技攻关,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海洋能源新质生产力,一批底色足、成色新的原创技术屡获突破。在旅大21-2油田规模化热采技术日臻完善,围绕注好热、安全注热、高效注采,科研团队联动生产一线抓...
2024-08-21
海洋能源网获悉,我国海上首个规模化热采示范油田——旅大21-2油田累计热采原油突破80万吨,创我国海上稠油油田热采累产原油新纪录。旅大21-2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油藏条件复杂,地层压力高,原油粘度大,流动性差。为有效动用稠油储量提升油田开发效果,有限天津分公司科研团队积极围绕注好热、安全注热、高效注采等关键技术点开展攻关,在地面规模注热方面创新研制规模化热采大排量蒸汽锅炉设备,占地面积较陆地油田同排量设备减少25%,可实现过...
2024-08-14
海洋能源网获悉,8月12日,印度尼西亚能源与矿产资源部、SKK MIGAS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访问团一行赴研究总院开展技术交流。研究总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田立新,海油国际总工程师(开发)杨莉,研究总院总工程师(开发)兼有限公司油气储量评估中心主任苏彦春,研究总院总地质师赖维成,海油国际东南亚公司总裁王国栋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会上,研究总院介绍中国海油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海上提高采收率技术、中国海油煤...
2024-08-13
海洋能源网获悉,7月20日,我国海上首个稠油热采油田——南堡35-2油田首次采用过热蒸汽吞吐工艺实施6井次调整井蒸汽吞吐作业,日产原油达220吨,标志着海上稠油开发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
2024-07-22
海洋能源网获悉,5月15日,中国首个海上多层稠油热采油田——渤海油田锦州23-2稠油开发项目正式开钻。该项目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地下含油储层呈现区域集中、多层分布的特点,是典型的“千层饼”式的多层砂体稠油油藏。作为埋藏在地下的“黑金宝藏”,稠油如“固体胶”一样牢牢吸附在地层孔道中,开采难度极大。
2024-05-16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段时间,中国海油各油气田日产累产不断刷新纪录,能源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阶。从浅水到深水,从稠油到高温高压,海油人在挑战中前行,在创新中成长,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南堡35-2油田WHPB平台 日产原油突破1000立方米.2月下旬,我国海上首个热采吞吐先导试验平台——秦皇岛32-6作业公司南堡35-2油田WHPB平台日产原油突破1000立方米,创开发建设19年来最高水平,为推动渤海油田海上稠油热采规模化开发作出重要实践。
202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