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新闻
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发挥体制、专业和地域优势,保障海上新能源行业的有序高效、集约节约、高质量创新发展。11月17日,“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 共建活动在青岛举行。该联盟旨在汇聚各方力量,破解海上新能源行业发展难题,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杜继鹏,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参加活动并致辞。
2023-11-20
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发挥体制、专业和地域优势,保障海上新能源行业的有序高效、集约节约、高质量创新发展。11月17日,海洋新能源创新联盟共建活动在青岛举行。该联盟旨在汇聚各方力量,破解海上新能源行业发展难题,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局长杜继鹏,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刘学军,山东省海洋局局长张建东参加活动并致辞。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是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
2023-11-20
日前,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全文发布,该条例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原文如下: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2023年9月21日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目 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发展规划第三章 开发利用第四章 服务保障第五章 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 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快新型能源强省建设,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绿色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2023-11-02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使得海洋碳汇在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成为衔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应对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环节。结合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海洋碳汇在我国发展取得一些成果:一是海洋碳汇的制度建设不断推进。2015年起,我国启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对海洋碳汇建设的要求开始出现在国家级政策体系中。《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文件对海洋碳汇建设作出指导。
2023-10-31
8月29日上午,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在烟台开幕。国家电投山东能源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邢福受邀参加大会,并在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上与烟台市政府签订山东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项目投资协议,标志该项目将在烟台海阳落地实施。邢福介绍指出,本次签约的半岛南5号海上风电是公司的第5个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规模为90万千瓦,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年发清洁电力27亿千瓦时。其中一期工程建设60万千瓦,投资约65亿元,能够有效带动地方产业和经济...
2023-09-01
关于组织申报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海上风电联合基金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远期目标要求,充分发挥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以下简称省基金)引导作用,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现启动2023年度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海上风电联合基金(以下简称海上风电联合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基金设立背景及定位海上风电联合基金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
2023-08-14
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对于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储能更是其中的关键一环,而深远海域风电项目的储能问题一直困扰着业内人士。对此,运达股份项目负责人表示:运达一直在积极探索推动‘海上风电+新型储能’同步建设、同步并网的技术路径,为更好地打造象山海上风电项目,我们创新推出了定制化的‘一机一储’储能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为每台风电机组配置装机容量6%/1小时的储能设备,...
2023-06-25
6月1日,2023中国能源产业发展年会在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由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联合主办,会议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推动发展绿色转型”为主题,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如何更好地推动能源革命、加快新型能源体系规划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邓建玲围绕“以系统观念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发表主旨演讲。
2023-06-14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顺应全球能源低碳转型大趋势下,新型能源体系的规划和建设要着眼长远,以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有序推进,同时也要立足当下,客观研判有利条件和风险挑战,做好相关工作。能源发展的最新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
2023-06-06
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在南海东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规模化向海底地层注入伴随海上石油开采产生的二氧化碳。该项目的成功投用标志着我国已拥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处理、注入、封存和监测的全套技术和装备体系,填补了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的空白 ,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3-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