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新闻
日前,由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联合首创的激发式水力振荡器,在渤海油田某井的尾段适时激活,实现平稳高效钻进200米,未发生憋泵现象,工具面十分稳定,提高了滑动定向作业效率,获得海上油田高度认可。
2023-10-31
近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依托井筒干预技术,完成辽河油田1口井、3口栈桥桩弃置作业,较预期提前2天完成。这是海油发展连续6年获得海油系统外井筒弃置项目订单,持续稳固国内弃置服务市场。
2023-10-26
推动能源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是关键一环。聚焦海洋油气田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在增储上产的同时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未来,又将如何实施绿色发展跨越工程?中能传媒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中国海油副总地质师兼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院长米立军。
2023-10-26
10月23日获悉,深海一号能源站主体专利-一种带储油功能的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亮相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以下称专交会)。该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承办。中海油研究总院(以下简称研究总院)受邀在石化产业专区设立专利展板宣讲原创性深海一号专利,着力促进国内外专利技术与产品的交流与合作。参会展板一种带储油功能的深吃水半潜式生产平台本次参展专利为一种带储油功能的深吃水半...
2023-10-24
10月13日-16日,第六届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大会 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会议由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研究总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和中海石油南海西部(海南)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石油石化企业以及相关高校的40余个单位共计230余名油气田开发地质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创新开发地质理论方法,助力国家油气上产稳产”这一大会主题 交流探讨了近年来我国油气藏开发地质领域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展望未来开发地质学的发展方向。
2023-10-19
近日,中国海油首个高压力、高速度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研发成功,在蓬勃作业公司海洋石油117FPSO并网发电,实现海上首次水力发电和压势能能量回收。由此,中国海油绿色低碳战略在能量回收领域取得新突破,碳出一条在油气生产设施生产可再生能源的新路。混流管道式水轮发电机安装在管道内部,海水从四周横向进入水轮,纵向流出水轮,适合压力高的工况。水轮发电机装机容量为500千瓦,预计年发电量超240万千瓦时,可供海上平台120人生活楼的用电需求,可减...
2023-10-09
10月8日获悉,由研究总院自主搭建的超高温压岩石物理测试仪器完成南海深层样品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复原模拟,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勘探领域已具备超高温压岩石物理实验技术。超高温压储层岩石物理实验是油气勘探前沿研究关键领域,国内相关仪器设备存在模拟温度低、压力小、测试参数少等缺陷。通过详细调研、实验配件购买、自主搭建及自主测试,研究总院成功推进实现中国海油超高温压岩石物理测试仪器的试运行工作。目前仪器可有效模拟至6000~70...
2023-10-09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发展)自主研发设计的12000方LNG运输加注船 海洋石油302液罐与主船体合拢成功,意味着该项目的整体进展跨出重要一步。海洋石油302是兼具LNG运输及加注功能的绿色气体船,该船可航行于无限航区和B级冰区,亦可行至长江芜湖航段,有望成为国内首条可以进入长江干线航段行驶的LNG运输加注船。海油发展12000方LNG运输加注船项目组党支部书记丁长健高度评价道:这艘1200...
2023-09-28
9月27日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获悉,日前,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发展)自主研发设计的12000方LNG运输加注船“海洋石油302”液罐与主船体合拢成功。
2023-09-28
近日,由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旗下中海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量身打造的全球最大、中国首艘海上油田压裂工程船设计方案顺利通过中国船级社(CCS)基本设计审查 。该型船相关设计建造合同已签署,标志着我国在海上油田 压裂技术和工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一举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和封锁。这也是中国船舶集团与中国海油践行我国“油气自给”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携手倾力打造的又一海上油气作业利器。
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