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三峡16兆瓦漂浮式风电施工项目。该项目位于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沙扒镇附近海域,依托三峡阳江青洲五、七期海上风电场实施,是目前在建水深最深的漂浮式风电项目,漂浮式风机离岸距离约75公里,水深不小于50米。
此次中标标志着中交集团在海上漂浮式风电项目经营上实现全新突破,正式掌握深远海风电一体化施工能力。这一成果得益于三航局多年来在海上漂浮式风电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经验积累及装备领先优势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项目施工内容涵盖漂浮式风电机组基础平台建造、运输、风机吊装、海上就位安装,系泊系统采购与安装,吸力锚制作与安装,以及动态海缆采购与敷设等全部施工环节。项目计划于2025年4月开工,2026年8月前完成移交生产验收。
我国深远海地区风能储量巨大,开发价值高,漂浮式风电已成为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趋势。三航局自2016年起在上海市科委和中交集团的支持下开展漂浮式风电施工技术研究,针对各种漂浮式风电结构及施工环节进行技术攻关。此次中标的施工方案集成了三航局近5年研发的多项新技术,部分技术为首次公开,实质性解决了漂浮式风电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精准性、可控性、可视性和新算力软件的便利性等重大技术难题。
作为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该项目将深度推动漂浮式风电产业链关键装备的国产化进程,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标准。同时,该项目是广东省“十四五”海上风电重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洲五、六、七等吉瓦级项目协同,加速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其建设经验将为后续商业化开发提供参考,尤其为我国深水海域风电开发积累数据,促进国内海上风电向规模化、深远海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