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MOL实现全球首次海上制氢船向陆地输送绿氢

2025-03-10 17:28     来源:oedigital     绿氢 海上风电制氢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三井物产海运公司(MOL)宣布,其示范游艇“Winz Maru”利用海上风电生产的绿氢已成功输送至东京中央防波堤区域,作为“Wind Hunter”项目的一部分。这标志着全球首次通过船舶将自身生产的绿氢输送至陆地使用。

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MOL在长崎县佐世保市的宇久湾进行了“Winz Maru”号的示范测试,成功完成了氢气生产、储存及船上使用的所有阶段。此后,MOL专注于将“Winz Maru”号在东京湾生产的国内绿氢供应给陆地设施。

“Winz Maru”号通过将生产的绿氢转化为甲基环己烷(MCH),简化了氢气的处理和运输过程。为确保供应能力,MOL对MCH储罐进行了改造,并在船上增加了涡轮发电机。此外,鉴于东京湾的海况比宇久湾更为复杂,MOL还采取了额外的安全措施。

MOL计划在2025年继续在东京湾开展绿氢生产活动,预计生产约100标准立方米的氢气,相当于约200升MCH。同时,MOL还将为东京中央防波堤区域的房车和其他设施供电。

此外,MOL正在研究为“Wind Hunter”项目建造一艘大型示范船,并计划在2030年代初实现其商业化。MOL表示:“假设未来国内将建立氢气价值链,我们希望尽快在2030年代实现大型示范船的建造和商业化。”

推荐阅读

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 2025-04-28

国内首次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连续长时海试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

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工程团队牵头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实海试验在三亚崖州湾近海试验场顺利开展。本次海试是国内首次针对自主研制的海上风电制储氢系统开展长达720小时的连续、长时实海测试。海试期间,试验船舶遭遇罕见大风浪天气,海面波高超过4级,风力超过6级,船舶倾斜角度超过10度。截至目前,制储氢系统已在海上安全、连续运行超过240小时,系统设备工作正常。 2025-04-21

闽高集团携手央企在漳州云霄、古雷推动光伏产业落地及风电制氢制醇一体化项目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能源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闽高集团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近期携手央企在漳州云霄、古雷,推动光伏产业落地及风电制氢制醇一体化项目,更是为区域清洁能源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03-11

全国人大代表任佳炯:加快推动海水化学资源与海上风电集群共链战略性开发

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大唐国际雷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继保专业工程师任佳炯将围绕“加快推动海水化学资源与海上风电集群共链战略性开发”提出建议。 2025-03-10

知识点:海上风电制氢之海上风电制氢路径分析

海上风电制氢站电解槽的布置通常根据风资源质量和终端氢气消费用户的地理位置来选择。根据电解槽的安放位置(陆上/海上平台)以及是否需要铺设海缆,海上风电制氢可分为以下四种方式:1. 海上风电并网陆上制氢特点:电力从海上经升压站、海底电缆输送至陆上制氢站。靠近消费终端,氢气储运成本低,制氢系统安装与维护方便。电解槽可与多种电源(如陆上风电、光伏)连接,避免风电间歇性问题,提高电解槽利用率,降低氢气生产成本。优势:技术成熟,适合靠近... 2025-03-07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