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烟台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支柱产业,扎实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

2023-04-03 10:18     来源:数智海洋     海洋发展与渔业局 海洋碳汇 海洋牧场海洋经济海洋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市海洋发展与渔业局获悉,今年我市将深度参与海洋强省示范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海洋经济示范区等省市重大战略领域创新与合作,加快培育壮大海洋支柱产业,扎实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力争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500亿元,增速高于GDP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全市水产品产量保持在185万吨以上,渔业经济总产值力争实现1280亿元。

年内新开工深水养殖网箱8座

产业协同发力,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我市将立足海洋强市建设突破,以四大工程、46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海洋经济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支持海洋领域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积极争取海洋及相关产业调查省级试点,在探索形成海洋战略新兴产业科学统计体系上先行先试。

推进海水淡化规模化利用。加快实施“海上调水”工程,指导区市推进海水淡化示范园区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龙口裕龙岛、万华化学(蓬莱)等大型海水淡化项目实施,进一步扩大海水直接利用规模。持续提升海水淡化研发水平,协调推进金正环保水处理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积极争创海水淡化利用示范园区、示范基地。2023年,计划海水淡化日产规模突破10万吨。

海洋牧场建设“走向深蓝”。鼓励海洋牧场向深远海发展,加快推进《烟台市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三年行动方案》,年内新开工建设深水养殖网箱8座。开展海洋牧场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制定发布烟台市海洋牧场建设蓝皮书。强化行业监管,实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年度评价,建立“能进能出、优进劣出”的海洋牧场退出机制。推进海洋牧场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增强海洋牧场发展活力。2023年,计划新增海洋牧场5万亩,总面积达到145万亩。

深入开展海洋碳汇领域研究

如何深化海洋领域改革创新?我市将加快推进省级养殖渔船管理试点,探索建立以总量控制、船型标准化、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养殖渔船监督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海洋碳汇、海洋特色保险、深远海开发等领域研究,依托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推进26项涉海试点任务落地落实,争取纳入市级蓝碳项目储备库项目10个以上,落地蓝碳交易1笔,推出全国首创改革案例1个。

海洋科技创新上,完善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机制,围绕抓平台、聚人才、育团队、出成果,开展常态化调研走访,为企业提供精准一站式服务;因地制宜培育升级海洋科创平台,不断壮大本地蓝色人才库和科创团队。加强海洋标准建设,围绕1个团体标准、1个行业标准、4个省级标准,建立健全标准化协调推动机制,有效发挥标准的基础和引领作用。

在“平安海洋”建设中,我市将加快建设海上安全综合监控平台,有序推进渔船插卡式AIS、“双北斗”、保暖定位救生衣等设备配备,提升渔业本质安全水平。

海参全产业链产值破160亿元

如何推进现代渔业转型升级?我市将加快建设现代渔业园区,重点打造莱州金城、黄渤海新区黄石湾2个现代渔业园区,推动莱州明波、烟台海之春、烟台经海渔业、天源水产等龙头企业入驻。

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也是渔业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我市将实施水产种业扶优行动,支持莱州明波、山东安源、天源水产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申报刺参安源2号、海湾扇贝咖啡贝等农业农村部水产新品种。重点攻关刺参、石斑鱼、海湾扇贝等3-5个适宜区域性养殖、具有高经济价值及附加值的水产优良品种,推动产业提档升级。重点建设莱州明波育种中心、黄石湾海头科创中心。2023年,计划水产苗种产量突破4200亿单位以上。

发展绿色低碳生态渔业。示范推广莱州市和黄渤海新区水产健康生态养殖经验,争取新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处。实施海水养殖“减塑行动”,指导区市开展养殖用环保浮球升级改造。科学治理水产养殖尾水,实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升级改造集中连片池塘6000亩以上。筹备举办第五次中韩联合增殖放流活动、中国·烟台第五届海洋放鱼节公益活动暨世界海洋日宣传活动等,全年计划增殖放流水产苗种17亿单位以上。

如何推动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将制定烟台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黄渤海新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参)建设,培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生产+加工+科技+营销”海参产业集群。

以山东安源、东宇水产等企业为龙头,建设海参标准化育养基地;以烟台悦泰、蓬莱华康等企业为骨干,研发高值化海参活性肽等系列功能产品;以芝罘山海城、海中宝等为重点,改造升级海参专业市场,打造国际海参集散中心。

高标准举办2023世界海参产业(烟台)博览会暨国际水产预制菜展,进一步提升“烟台海参”品牌影响力。力争海参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60亿元。

推荐阅读

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二期项目即将投运

近期,由中铁工业旗下中铁山桥参建的全国首座综合性、示范性、集成性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耕海1号”二期项目即将投运 。从空中俯瞰,犹如一条镶嵌在蔚蓝海域上的项链,成为新晋打卡地。“耕海1号”二期项目位于烟台市莱山区近海海域,与一期项目实现互联、互通,形成生态管桩大围网。集渔业养殖、智慧渔业、休闲渔业、 科技研发、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构建了装备型海洋牧场发展的新模式。 2023-04-04

亚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启动仪式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

4月2日,2023年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高端论坛——青年科技学者论坛暨亚欧现代海洋产业技术及装备研究院启动仪式在烟台黄渤海新区举行。牟树青重点介绍了烟台和黄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和特色优势。他指出,烟台拥有全省1/3的海岸线、1/5的海域面积、2/5的海岛,海洋生产总值超过2300亿元、位列全省第二。 2023-04-04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基金成立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由捷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舟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捐资的首个远洋渔业发展基金,上周末在该校成立。该基金是为了缅怀和纪念我国远洋渔业事业科教领域的开拓者和创立者们,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和青年学子投身到我国远洋渔业事业中,促进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远洋渔业强国梦。 2023-04-04

张传卫出席博鳌亚洲论坛:海洋能源立体融合开发是未来的趋势

张传卫指出,海上风电制氢、海洋牧场、海洋油气联合开发等融合发展模式将是未来的趋势。张传卫说:“化石能源的核心是开采,依赖资源禀赋。而新能源的本质是制造,技术创新是基础和源动力,其重点是要解决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应用场景化的问题。 为此,明阳集团将技术创新从陆上延伸到海上,以立体融合开发的形式,解决能源属地化生产和消纳问题。” 2023-04-03

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海洋大学(筹)、深信院齐聚南澳共谋“向海图强”

3月30日,深圳海洋大学(下称海洋大学)筹建团队、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深信院)就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到南澳办事处调研座谈,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深信院党委书记刘锦,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部长陈佳荣,南澳办事处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调研。活动中,林间、刘锦一行首先实地调研了位于南澳畲吓湾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一区及周边海洋产业项目,详细了解海洋牧场的建设初衷、现状和未来规划,以... 2023-04-0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