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海上油田智能化水平攀新高!番禺11-12/10-1/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项目投产

2025-01-03 11:26     来源: 南海东部油田     海上油气田海上油气海洋能源
1月2日,南海东部油田传来好消息,番禺11-12/10-1/10-2油田调整联合开发项目投产。该项目为深圳市2024年重点项目之一,高峰日产原油近2000吨,对提高我国高品质能源供应能力,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位于距离深圳东南约200公里的珠江口盆地海域,平均水深约100米。新建番禺10-1、番禺11-12两座井口平台它们分别高133.4米和150.8米,重量均在7000吨左右,项目计划投产开发井15口,将联合开发3个油田。

该项目已通过电力组网、5G通讯、海管海缆等数智化技术手段,与番禺油田在役生产设施实现多功能组网,形成集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于一体的智慧油田群。进一步促进数智化技术与勘探开发核心业务深度融合,标志着我国海上油田 智慧开发模式取得新突破。

番禺10-1平台

此次率先投产的番禺10-1平台按照智能化、无人化、数字化 标准设计,重量仅为常规平台的三分之一,设备数量仅为有人平台的五分之一,大量采用了智能阀门、仪表、控制系统等新型设备,可实现远程操作及台风模式下无人化生产 。平台通过一条52米的栈桥与已建的番禺10-2平台连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有效降低了油田的开发成本。

番禺11-12平台

番禺11-12平台为目前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智能化程度最高海上无人平台 ,实现我国首次应用无人平台远程开发海上稠油油田 ,它在搭载“台风生产模式”的基础上,集成了包括油气分离、加热、增压外输等智能化设备的稠油处理系统,可同时在中心平台和陆地操控中心进行远程操作,具备遥控测井、压井和恢复生产等能力,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非常规油气田经济高效开采技术体系。

番禺油田于2003年10月投产,建有7座海上生产平台和1艘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同时开发8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5400万吨,创造工业总产值近1900亿元。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助力地方稳经济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推荐阅读

海油发展自主研制第二代“海龙”永磁电潜泵投用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海油发展工程技术公司自主研制的第二代HAILOONG LIFT(“海龙”举升)品牌永磁电潜泵,在旅大10-1油田C17井投用。新一代永磁电潜泵性能显著提升,启动过程更加平顺,运行振动降低三成,与地面变频设备适配更加出色,满足油井大排量生产需求,为海上油田开采作业提供更为可靠的产品支撑。 2025-01-08

川润助力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5年1月1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正式发布“2024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由川润参与、东方电气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荣耀登榜,成为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典范代表。 2025-01-08

中节能漳浦旧镇3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首次并网成功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2月30日9时28分,由国网福建经研院负责接入系统设计方案评审的中节能漳浦旧镇3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首次并网成功,标志着截至目前福建省单体最大光伏项目正式落地。 2025-01-08

中核汇能云霄列屿6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新进展

中核汇能福建公司围绕中核集团在福建的福清、霞浦、漳州三大核电基地,大力推动海上光伏项目建设,目前中核汇能云霄列屿65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已经获得省发改委建设指标,正在开展前期论证工作。项目能够有效减轻核电温排水对附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生态友好性;能够提高海域综合利用效率,探索“一海多用”海洋立体经济。 2025-01-08

恩平油田迎来第400船原油外输里程碑

海洋能源网获悉,2024年12月底随着天龙座号提油轮缓缓驶离海洋石油118FPSO恩平油田作业区,第400船原油外输作业顺利结束,累计外输原油近1.8亿桶。这一成就不仅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还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标志着恩平油田迎来了新的里程碑。自2023年5月8日完成第300船外输以来,恩平油田仅用592天便实现了这一跨越。从最初的10天1次提油频率,到如今的4天1次;从设计初的9000方原油日处理量,到如今的超20000方;从传统生产... 2025-01-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