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曹妃甸11-6油田完成入冬前天然气压缩机关键维保工作,为油田群天然气稳定外输赋能加码。9月以来,随着“水封罐+滑片压缩机”新工艺在天然气系统应用,该油田已经建立起包括压缩机在内的,覆盖干化、集输、深度回收各环节的全链式天然气处理新“网络”。目前该油田平均日回收火炬放空气可达2.5万方,火炬“瘦身”效果显著。
为实现放空天然气“颗粒归仓”,曹妃甸11-6油田经过技术对比、方案优化,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成功建设投用了渤海油田首套采用液封模式兼具快开阀、爆破针阀旁路保护的火炬放空天然气回收装置。该火炬放空气回收装置解决了放空天然气压力低、气量不稳定等因素,实现了放空天然气增压后输送至天然气处理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回收效率高、维护工作量小的特点。该项目投用后,火炬放空量进一步下降,天然气回收率得到有效提升。
近年来,曹妃甸作业公司以新井产能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油田群综合调整和调整井滚动挖潜等举措,实现原油和天然气产量持续攀升。随着油田产能不断扩大,“产放”矛盾也进一步凸显。针对这一情况,曹妃甸11-6油田结合生产特点,深入研究放空气减排措施,创新提出“开源、节流、回收——‘火炬瘦身’三部曲”计划,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放空天然气“应收尽收”的目标,推动油田持续践行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