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远景能源重磅发布全新海陆智能风机平台Model T Pro 和Model Z Pro!

2024-10-16 15:28     来源:远景能源     海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
大型化一路狂飙,中国风机推出的速度只增不减,同步而来的是功率容量、叶轮长度的遥遥领先。正在“无人区”独舞的中国风电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平价时代,如何做到降本不降质,持续用高性能、高可靠的风机推动中国风电持续向前,已成为一道行业必答题。

风机是长周期,高价值的重资产。远景能源秉承求真务实、长期主义精神,从客户核心需求出发,结合最新创新技术应用,始终以最低度电成本为目标,提供高可靠、高性能、高收益的解决方案。历经近2年的深度研发和充分测试验证,远景10月16日在2024北京风能展期间重磅发布全新海陆智能风机平台Model T Pro 和Model Z Pro:

Model T Pro陆上智能风机平台,首发机组EN-202/8.35MW,面向7m/s及以上区域市场的应用;Model Z Pro海上智能风机平台,首发机组EN-272/16.7MW,同时具备超强抗台功能,面向下一代海上风场应用。

遵循能量守恒,让风机回归高发电本质

受制于道路运输条件,以及制造装备、检测设备现状,风机系统和部件面临着严格的尺寸和重量约束。以叶片为例,在承担同样推力、弯矩和扭矩载荷的情况下,业界往往面临两难选择:是继续增加叶片长度,还是持续提高叶片性能?

远景发现,单纯叶片加长带来的发电性能提升并不显著,成本却指数级增长,提升综合效率的最优解应该是设计和制造高性能、长度合理的叶片,目标直指大幅提升平均风速到额定风速区间的发电效率。

如何实现?叶片气动弹性一体化设计是系统寻优的关键,重中之重则是解决最优捕获动态控制、风况控制载荷和部件耐力自适应调节等一系列创新难题。远景能源成立之初就不惜成本在美国科罗拉多建立了全球叶片创新中心,不断突破叶片技术理论,多年努力终结硕果。远景此次推出的Model T/Z Pro平台,采用第五代叶片气动外形设计和全新碳叶片加强结构拓扑,充分发挥了碳叶片高刚度、轻量化的特性,并与整机控制优势深度整合,达成了风机叶片性能的革命性突破。新叶片实现了超长风速区间持续且稳定的高Cp表现,更对膝部性能实现了极致优化。更重要的是,这款叶片从设计端充分考虑了制造、运输、吊装等需求,从源头大幅降低了后道缺陷导致的潜在失效。

长期主义,创新不止,“五位一体”根植高可靠基因

系统融合设计、深度自研自制、严苛质量管控、全场景测试验证、全生命周期智能监控——远景始终坚守“五位一体”,全方位为Pro平台风机极致可靠性保驾护航。

全球化布局六大风电研发中心,使得远景具备从软件自主开发到系统集成、大部件深度自研自制的综合能力,在大型化焦点领域持续取得关键突破。从开创中国低风速先河,引领120/140米柔性钢塔、双馈发电机直冷技术,到中国首个整机自研自制齿轮箱、中国首款批量碳纤维叶片,再到推出基于深度自研自制的全球首款集成传动链高速双馈技术路线,以及领行业之先的950V/1140V/1800V 三电平电气传动链技术,远景自成立以来持续用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大步向前,开启大兆瓦双馈时代。

全工况、多层级测试验证体系是远景迭代产品平台的重要布局。主动识别物理边界、探索系统优化空间、加速闭环认知局限,才能在仿真设计之外掌握更加完备的潜在失效模式。2024年远景智慧风电测试验证中心全面升级,匹配Pro平台机组高可靠需求。Pro平台每款机型除了完成标准功能性测试、极限测试和疲劳测试外,还需完成多次Run to Failure测试 ,涉及从材料、部件、系统到样机的测试通道数千个,经历数百种工况,从源头补足所有短板。

AI赋能,智能监控触手可及

远景能源构建了基于产品开发全流程的五大数据模型:规律运行验证模型、产品开发模型、制造工艺模型、数字仿真模型、测试验证模型,搭配涵盖开发、制造、供应链、现场服务在内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充分发挥底线作用,让Pro平台“有数可据、有理可依”。

远景能源Model T/Z Pro平台搭载全新升级的的伽利略超感知健康资产管理系统,已经完成从云端基础版升级为面向客户的专业版本。平台更加通用化,支持快速扩展和适配新增监测功能,并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务包括告警监测、诊断分析、控制方案下发、运行数据和健康报告一键导出等。应用数量增长至26+项,重点风险全覆盖,预警管理服务化,可提供系统预警、专家诊断,风控落地的立体端到端的健康管理服务,确保第一时间传递客户现场意见,通过机组实际运行效果,不断反馈优化充分挖掘大数据的价值。

面向未来,Model T/Z Pro平台自适应控制从标准版升级为全面AI版,联动全新一代伽利略超感知系统,新增AI算法,让控制系统更加智能,助力智能风机迈出AI时代第一步。

推荐阅读

大金重工首个自主运输海外海工项目首船产品顺利到港交付

大金重工全资子公司蓬莱大金海洋重工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与莱茵集团(RWE)签订了丹麦Thor海上风电场项目供货合同,蓬莱大金将为该项目建造和交付36根TP-less(无过渡段)单桩,并负责将全部单桩产品运输至客户指定目的地。 2024-10-24

解读《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通知》

1.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包括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推进数字海洋建设等2项任务。提出加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海洋经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促进“高精尖”海洋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推动智慧渔业、智慧港口、智慧旅游等一批“智慧海洋”工程项目落地,依托“海上漳州”智慧平台强化船舶在册管理和动态监测。 2024-10-24

漳州市: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核电、LNG冷能等新能源产业

近日,《漳州市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印发。方案指出,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核电、LNG冷能等新能源产业,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积极向上争取海上风电竞争配置权,推进闽南海上风电基地规模化集中连片海上风电开发,稳妥推进漳浦六鳌海上风电I期等近岸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力争开工建设200万千瓦,并实现部分并网发电。推动漳州核电1—2号机组加快建成投产,3—6号机组加快建设。谋划一批海上光伏项目,推动三峡东山杏陈180MW海上光伏发电、漳州核电厂温排水区海上光 2024-10-24

国家电投、华电新能源合资成立广东粤东海上风电有限公司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广东粤东海上风电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明,注册资本为55亿元。该公司所属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经营范围包括,海水养殖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装备制造;合同能源管理;节能管理服务;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和华电新能源集团南方... 2024-10-23

《海上风电场工程吸力桩基础勘察规程 》审查会成功召开

海洋能源网获悉,10月17日至18日,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风电场规划设计分技术委员会在福建福州召开《海上风电场工程吸力桩基础勘察规程 》审查会,永福股份主编的能源行业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永福股份首席设计师兼副总工程师刘蔚、副总工程师宋启明、副总工程师刘诗武、岩土专业专家袁建滨等参加会议。 2024-10-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