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侯保荣院士荣获首届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腐蚀成就奖”

2022-03-01 16:25     来源: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侯保荣院士 腐蚀成就奖 海上油气平台
日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获(联合国)世界腐蚀组织(WCO)颁发的首届世界腐蚀成就奖。

世界“腐蚀成就奖”由WCO、欧洲腐蚀联盟(EFC)及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CSCP)的委员等组成的国际评审委员会评议,不接受个人申报。经多轮投票和评议,一致推选侯保荣院士为2021年度世界“腐蚀成就奖”唯一获奖者。

世界“腐蚀成就奖”于今年(2021年)首次设立,由WCO发起,与EFC及CSCP联合举办,旨在授予那些具有重大影响力,显著提高了政府、科技界、工业界和公众对腐蚀及防腐重要性的认知,并在腐蚀控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WCO是联合国下属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其使命是推动和促进全世界腐蚀控制的教育和实践,为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降低腐蚀成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贡献。

侯保荣院士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腐蚀与防护最高工程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科技成就奖及NACE卓越组织奖等众多奖项。

侯保荣院士先后承担了国家重大科研计划30余项。出版专著9部,主编论文集10部,发表SCI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100余项,制定国家和地方标准10余项。主持了“我国腐蚀状况及控制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完成了我国全面腐蚀调查,出版了170余万字的《中国腐蚀成本》,同时英文专著《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业已全球发行。论文The cost of corrosion in China(npj Materials Degradation, 2017)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侯保荣院士在腐蚀控制领域也做了大量工作。他用详实的数据指出浪花飞溅区是钢结构腐蚀最严重的区域。针对浪花飞溅区腐蚀,侯保荣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地深入钻研,阐明了相关科学机理,针对性研发了复层矿脂包覆防腐技术(PTC)等多种长效防腐技术。PTC可长期有效保护浪花飞溅区中的钢结构,已成功应用在我国港口码头、石油平台、跨海大桥、海上风电等大量重要基础设施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荐阅读

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海上安装全部完成

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蒋华云介绍,作为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方案,可有效提高低渗凝析气田采收效率。本次安装完成的BOP平台承担渤中19-6试验区及一期所有井口平台的增压循环注气任务,是整个凝析气田群实现稳产、增产的关键装备。 2023-03-24

惠胜利:沉下心来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攻克难关

困难面前往往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像惠胜利一般沉下心来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攻克难关。如今,惠胜利正推进油田弃置人才培养计划,尽力将技能知识传授给更多年轻同事。在他的推动下,油田弃置部2016年至今已举办五届小型水切割设备操作大赛,帮助部门员工提升了实操能力。 2023-03-24

中海油深圳万吨级海上平台“恩平20-4”导管架下水安装

3月20日,重量达11846吨的“恩平20-4”平台导管在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的恩平油田海域成功下水并精准就位。这是南海东部海域历年来最早进行海上安装的大型设施,它的成功下水就位将进一步加快新油田开发建设步伐,助力中国海洋油气产能建设再提速。 2023-03-22

渤海亿吨级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7座平台全部投产

近日,渤海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4座智能化无人平台顺利投产。这标志着垦利6-1油田5-1、5-2、6-1区块开发项目(简称“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7座平台全部投入生产。垦利6-1油田主体区开发项目位于渤海南部,平均水深约19米,建有1座中心处理平台,6座智能化无人平台。是渤海油田迄今为止,无人平台最多的单区块开发项目。 2023-03-22

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我国第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2月7日投入使用。该平台搭载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 2023-03-2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