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视记者 张伟: 我现在是在位于深圳东南方向240公里处,流花油田的“海葵一号”油气生产平台上,经过10多天生产作业,“海葵一号”即将迎来首船原油外输,提油轮“北海开拓轮”已经驶达附近海域,做外输作业的前的演练。
在海上,两个漂浮物体的对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对油轮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海油“海葵一号”外输监督 薛廷: 流花油田所在海域冬季季风和夏季内波流频发,“海葵一号”根据所在海域盛行季风风向,创新设置了东北、西南两个外输点,以适应常规油轮的外输作业,全年外输作业效率可达90%以上。
船长告诉记者,“北海开拓”轮具备多种操作模式。油从“海葵一号”输送到船上的时候,“北海开拓”轮可以有效控制船首方向,自行进行提升等操作,相比一般的这种类型的船舶来说,衍生风险降低了不少,尤其是在极端天气下,作业的安全性显著增强,装货效率也大幅提升,单次可运输原油45万桶。
中海油国贸北海船务公司总经理 朱骁横: “北海开拓”轮实现了中国圆筒型FPSO适配运力从无到有的创新发展,为我国深水油气田经济高效开发贡献了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