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随着最后一个模块安装就位,渤中19-2油田中心处理平台海上安装工作全部完成。该平台通过栈桥与渤中19-6气田已建成的“四星连珠”平台相连,形成“油田+气田+岸电” 模式的“五星连珠”油 气生产集群。
智能化赋能陆地建造
一体化安装率达99%
渤中19-2油田位于渤中凹陷西南部,紧邻渤中19-6气田、渤中19-4油田和渤中13-1南油田。该油田是在渤中19-6潜山油气藏之上发现的整装、优质大油田,具有油藏埋藏浅、油品性质好、含油层段集中、测试产能高、含油面积大及储量丰度较高等特点。渤中19-2油田开发项目新建1座中心平台和4座井口平台、铺设海底混输管道、注水管道、海底电缆各4条,并对渤中19-6凝析气田的3个平台进行适应性改造。
项目践行区域一体化开发策略,充分利用周边设施。渤中19-2油田生产的石油液体处理合格后,将通过栈桥输送至渤中19-6CEPA平台,与渤中19-6处理合格的凝析油混合后通过输油海管输送至“海洋石油113”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储存并外输。经处理后的生产水回注4个井口平台。天然气在分离、增压后通过栈桥输送至渤中19-6CEPA,处理后通过待建输气管线输送至滨州终端。新建平台均不设电站,电力依托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
2023年末开工以来,项目团队依托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制造基地,采用智能管理系统、、生产执行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让建造环节实现生产可监控、计划可跟踪、质量可追溯,全面推动油田智能化建设。通过数字化赋能,项目进一步提升图纸和材料线上匹配度,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从源头上实现提质增效。在甲板片预制阶段,大力推进一体化建造模式,4个井口平台均采用渤海标准化BH30组块结构设计,一体化安装率达99%,极大地减少了高空作业量。3座井口平台自结构封顶至陆地完工仅用时70余天,较常规周期节省1个月。
海上举重 精准就位
风浪中“极限操作”
该中心平台由下部导管架和上部生产设施组成,总高约67.2米,相当于超20层楼高度,总重量近万吨。
作业海域位于油气平台密集区,海底管线错综复杂,最近的平台距离施工区域仅60米,安装技术难度和作业风险较高。本次安装的上部生产设施总重超过6500吨,甲板片投影面积相当于5个标准篮球场大小。
施工期间,作业海域受夏季西南季风影响,频繁出现强对流天气以及短时雷暴大风天气。项目组动用国内最大海洋油气工程起重船“蓝鲸7500”船,采用气象实时监测、、组块多次称重、 精确导向限位等多种措施攻克恶劣海况吊装难题,确保海上吊装安全高质量完成。
吊装是海洋油气平台最常用的安装方式,这个过程就像举重运动员的“抓举”,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将重达数千吨的海洋平台吊起,并精确安装到设计位置,施工过程受海流、涌浪、风力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对计算精准性、船舶稳定性、吊装技术水平等均提出很高要求。
渤中19-2油田中心处理平台投产后,将与渤中19-6凝析油气平台共同构成渤海第二个“五星连珠”平台。成为我国渤海西南部海域海上油气处理和集输的关键枢纽,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油气产能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