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由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单体容量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海鹰”平台,已完成样机测试,并计划于今年在海南省万宁市海上漂浮式项目样机试验风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据息,“海鹰”平台于2024年初下线,单机容量高达16至18兆瓦,适用于开发离岸超50公里、水深超60米的中高台风海域风能资源。该平台的投运,将极大满足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对深远海海域风能开发的需求,有力推动我国风电产业向更深、更远的海域挺进。
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海鹰”平台总设计师陈棋表示面对深远海复杂多变的作业环境,陈棋及其团队历经多年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多项技术难题。他们设计的漂浮式支架不仅能够有效抵御17级以上台风,还通过优化结构降低了安装和运维成本。同时,针对超长叶片(长度超过120米)可能出现的颤振问题,团队自主研发了基于桨叶空气动力学、集成式传动系统、塔架浮体结构的漂浮式机组一体化仿真平台,确保了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值得一提的是,“海鹰”平台在关键核心部件上实现了国产化,打破了长期以来对进口部件的依赖。特别是风电机组主轴承的自主研发成功,不仅提升了我国海上风电装备的自主化水平,更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大在深远海风电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推动风电产业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更多绿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