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球海风新增装机提速,2021 年中国海风新增装机量居全球第一

2023-03-01 12:05     来源:风电新视角     海上风电
中、欧、美加码海风开发,海风成为高景气赛道。 2022 年,我国沿海各省先后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多数提到海上风电并提出海上风电装机规划,重点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山东、江苏、广东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欧洲方面,英国和德国 2030年的累计装机目标分别为 50GW、30GW,荷兰、丹麦设定目标为 22.2GW和 12.9GW,四国 2030 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占欧洲整体 60%以上。在 IRA政策助力下,到 2027 年美国预计新增海风装机 11.7GW,市场空间巨大。

从补贴驱动到成长驱动,探索海风赛道投资机会。 深远海背景结合降本需求,受益深远海、技术壁垒高、经济型零部件成为高景气赛道。(1)海缆单位价值量增加+高技术壁垒,市场空间广阔;大型化/海风趋势下,桩基用量将增加。(2)国内海上塔筒需求量大、成本较低,具备广阔增长空间,国内塔筒相比海外成本较低,出口前景乐观,即便在反倾销关税下国内塔筒出口仍具备增长空间;风机大型化、海风化背景下,铸件产能相对稀缺。目前全球风电铸件产能 70%集中于中国,中国铸件厂商的原材料成本(生钢国内外价差 10%)、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均相对欧洲铸件厂商有较强竞争优势,国内铸件厂商出海前景可期,龙头铸件厂将优先受益。(3)相比于其他上游零部件,轴承目前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国家政策推动下,国内企业持续发力推动风电轴承国产化进程。

我国沿海区域风能资源丰富,海上风电优势明显。 我国风能资源总储量约 3226GW,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约 1000GW,其中海上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占可开发风能总储量的70%以上,近海区域风电可装机容量约 200GW。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近海区域风能资源丰富,如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沿海、滩涂及近海具有开发风电的良好条件。此外,从陆地风能的利用来看,目前陆地风能资源分布与现有电力负荷并不匹配,沿海地区电力负荷大,但可利用的陆地风能资源少;北部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但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电网建设成本较高。因此,海上风电是未来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方向,有望成为未来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潜力巨大。

欧美地区潜在海风资源多,深远海风电发展潜力巨大。 根据 Principle Power 数据,全球约 70%风电资源分布在水深超 60 米的海域,11%的海风资源分布在水深40米—60米的海域,19%的资源分布在水深 40 米以内的浅水区。总体来看,深远海域的潜在海风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从各地区情况来看,根据发改委数据,欧洲及北美深远海风电潜在资源丰富,亚洲深水区风电潜在资源约为 1700-2000GW,相比于浅水区和过渡区,深远海的海风资源较多,其中中国深远海海风资源比例超过 60%,而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区占比则达到 80%,且目前很多暂未得到利用,因此随着海风平价化推进深远海趋势潜力巨大。

我国也持续推进深远海海域风电。 目前我国海上风电以近海项目为主,正持续向深远海推进。多省将深远海风电建设规划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辽宁将开展深远海海上风电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研究;天津正在加快推进远海 90 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在海上风电的浪潮下深远海风电将快速发展。

海风行业景气度高企,海风成本支出下行平价趋势显现

全球海风新增装机提速,2021 年中国海风新增装机量居全球第一。 从海陆风电整体装机规模的角度看,2020 及 2021 年新增装机量大幅升高,2020 年新增装机量为 94.8GW,较2019 年的 59.6GW 增长 59%,2021 年新增装机量继续维持高位,达 92.5GW;海风方面,2011-2021 年全球海风累计装机量 CAGR 为 30.1%,而 2020 年全球累计海风装机量为36.1GW,2021 年达 57.2GW,仅 2021 年海风新增装机容量达 21.1GW,同比增加 208%。目前世界各国中,中国海风累计装机位列全球第一,占比达 47%,其中 2021 年单年的新增装机中中国占比达 80%,相比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有一定领先优势,显著拉动全球海风装机量提升。

从区域看,欧洲和中国是未来海上风电增长主力军。 中国是目前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和累计装机量最大的国家,而欧洲海上风电发展较早,现在除了英国、德国,其他国家也开始大力发展海上风电。GWEC 预测在 2022-2026 年间将诞生超过 90GW 的新增装机,而到 2026 年,海上风电总装机量将达到 31.4GW,其中欧洲和中国仍然是主要的增长区域。

图片
推荐阅读

海南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加快推进三亚崖州湾深海科技城及深海装备产业园建设,打造深海装备科研集聚区。推动风电装备企业积极创建技术研究院、海上风电机组检测试验基地等技术平台。充分发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海南省深海技术创新中心等的创新驱动作用,助力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做大做强。(责任单位:三亚市、临高县等相关市县人民政府,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盟企业成员;完成时限:2024年) 2023-03-24

“首届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应用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3年3月21日,由鉴衡认证、阳江市风能协会、复材网联合主办的“首届风电叶片复合材料应用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来自风电开发商、整机厂、叶片厂、复合材料厂、高校等风电产业上下游近300位专家到场参会,为复合材料在风电叶片的应用技术及产业未来发展献计献策。 2023-03-24

挪威:海上浮式变电站项目获得挪威能源技术和示范计划(EUDP)的资金支持

日前,挪威的一个海上浮式变电站项目获得挪威能源技术和示范计划(EUDP)的资金支持。 该变电站项目由于挪威多家公司和科研机构联合发起,包括挪威Semco Maritime公司,ISC Consulting Engineers公司,奥尔堡大学(Aalborg University),丹麦能源集群(Energy Cluster Denmark)等。 2023-03-24

天津海王星攻克筒型基础技术难点

2023年3月20日,由天津海王星公司承揽的浙江某海域桩筒复合结构施工项目顺利完成沉贯工作。该项目是江浙地区海上风电项目第一次采用新型桩-桶复合风机基础,筒基直径25m,高7m,壁厚25mm,内部设置有9m直径的内筒,外筒与内筒之间设置有6道通长的放射性筋板,筒基设计入泥深度为7m。 2023-03-23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按下建设“加速键”

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的崛起,明确了乳山市产业主攻方向。乳山市持续放大海上风电资源以及“港、铁、路、桥”综合交通体系优势,规划布局了主机及核心零部件、涉海大型装备、科技创新及运维、商务会展及储能四大功能片区,集中用于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目前,乳山市已落地明阳智能、国家电投、国家能源、豪迈科技、中车同力、海力科技、中天海缆6个项目,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重量级企业竞相扎根。这些项目的落地、开工,按下了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乳山基地建设的“加速键”,未来一到两年,乳山市将迎来风电项目的集中投产期。 2023-03-23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