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雷亚飞:优化中国海域油气探矿权

2023-03-14 09:28     来源:中国电力报     中国海油 油气勘探 海上油气
当前,海洋油气成为重要能源增长极,如何进一步挖掘海洋油气的潜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建设海洋强国、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大背景下,优化中国海域油气探矿权势在必行。

2019年12月31日,《自然资源部关于推进矿产资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项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7号文”)发布,内容主要包括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油气勘查开采管理改革、储量管理改革三个方面。7号文第七条规定将探矿权首次登记期限延长至5年,探矿权申请延续登记时应扣减首设勘查许可证载明面积的25%。根据这一规定,意味着到2025~2027年,中国海域油气探矿权面积将缩减为现矿权面积的75%;并在此后,每次探矿权到期延续登记,仍将继续缩减。

中国海油以中国海域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为主业。根据中国海油“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渤海海域上产4000万吨、南海东部上产2000万吨、南海西部上产2000万立方米。随着勘探开发程度逐步提高,要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已经存在极大挑战,并且需要探矿权、政策、人力、技术等诸多保障,而探矿权是最重要的保障条件。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公司只能在“探矿权”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油气勘探开发作业,缩减了探矿权,就等于缩减了“地盘”,减少了可供勘探开发的面积。在此形势下,对海域探矿权面积缩减25%,极大可能制约中国海域油气产量目标的实现,进而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7号文规定,已有的探矿权到期延续时,应当缩减探矿权勘查面积的25%,同时签订矿权出让合同。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探矿权人不按照批准的实施方案勘查,鼓励探矿权人积极进行勘查投入。而油气勘探是一个周期较长的持续性的工作,5年的探矿权有效期不足以支撑一个新区进行地震资料采集部署、详细资源勘查等工作,不利于充分挖掘油气资源。因此,会造成矿区退减方案评价工作不够充分、退减方案不合理的情形。

雷亚飞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设立海洋油气资源保障基地,不受探矿权延续缩减限制。近年来,在国内新增石油产量中,海域的贡献占全国总增量的60%以上,海洋油气产量增长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富集在渤海、东海、南海北部等海域,建议在这些海域有针对性地设立国家油气资源保障基地,不受矿权持有期限制,匹配设置中长期储产量规划目标,持续研究和投入,为油气储产量增长提供矿权保障。

二是建议将受限海域设置为“特殊海域”,不受矿权延续缩减限制。针对海域特殊性,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建议将渤海、东海、南海北部等油气勘探开发作业受限的海域,尤其多年无法实施有效作业的地区设置为“特殊海域”,享有探矿权延续登记不缩减的保护政策,可长期持有,并享有探矿权费用优惠,有助于矿业权人长期、持续开展作业方式和设施设备技术攻关(如水下采油树等),最终实现勘探开发受限区油气资源。

三是建议允许油气矿业权人在采矿权内开展立体勘探,实现资源最大化开发利用。根据目前矿业权相关法律法规,矿业权人在采矿权内只能开采证载标明的特定矿产资源,不利于在立体空间上进行资源最大化开发利用,建议允许石油企业在采矿权内勘探开发同类矿产资源。

四是建议探矿权管理要与国家油气发展规划方案密切结合。近年来国家制定了油气行业“七年行动计划”方案、油气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对油气储产量目标提出了要求,建议探矿权管理要与既定规划方案密切结合,以达到推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促进油气储产量增长的目的。

推荐阅读

全球海域油气开发形势与展望

全球海域油气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近80%在浅海,超过一半在中东波斯湾海域;浅水海域贡献了全球油气产量的1/3;海域多达67%的油气田处于二次采油阶段;深水、超深水油气开发实际成本明显低于浅水油气开发成本。随着国际油价的回暖和攀升,预期海域新投产油气田数量和油气产量将逐步回暖;海域油气开发活动由浅水向深水和超深水海域不断拓展;海域油气实际开发成本与保本价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2023-03-24

国内增压能力最大的海上循环注气平台海上安装全部完成

有限天津分公司工程建设中心蒋华云介绍,作为渤海湾首个千亿方凝析气田,渤中19-6凝析气田采用循环注气开发方案,可有效提高低渗凝析气田采收效率。本次安装完成的BOP平台承担渤中19-6试验区及一期所有井口平台的增压循环注气任务,是整个凝析气田群实现稳产、增产的关键装备。 2023-03-24

2022年挪威成为欧洲最大天然气供应国

据路透社2023年3月19日报道,在去年产能大国出口欧洲的天然气流量下降以后,挪威在2022年主要通过管道出口了超过12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使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 这个北欧国家通过海底管道网络向英国和德国等天然气消费国出口天然气。此外,挪威还运输液化天然气(LNG)。 2023-03-23

截至3月17日当周美国海上钻机数量呈上升趋势,增加3台

据海上能源3月20日报道,根据贝克休斯的周钻机数量报告显示,上周美国海上钻机数量呈上升趋势,增加3台。美国运营的钻机总数也从前一周的746台增加到754台。 在美国在用的海上钻机数量下降到14台之后,贝克休斯于2023年3月17日周五披露,上周这些钻机的数量上升到17台。此外,海上钻机同比增加了5台。 2023-03-22

4000米海底清喷打通“气脉”新气井即将转入投产开采阶段

3月上旬,位于海南岛莺歌海盆地的东方13-2气田,两口完成钻完井作业的调整井顺利完成清喷作业。 两口气井所处的地层深度均超过4000米,面临着清喷井筒深、施工难度大、地层压力高等困难,清喷团队紧密配合,历经连续75小时的奋战,顺利把井底的污物钻井液全部清除,两口新气井即将转入投产开采阶段。 2023-03-2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