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LS Cable&System将在弗吉尼亚州建造“美国最大的海底电缆工厂”

2024-07-10 16:27     来源:offshorewind     海上风电海缆

海洋能源网获悉,总部位于韩国的海上风电电缆制造商LS Cable&System已决定在弗吉尼亚州建造一家高压直流(HVDC)海底电缆制造工厂,该公司表示这将是美国最大的此类工厂。

该工厂将建在切萨皮克市,占地约396,700平方米,工厂本身占地70,000平方米。据LS Cable & System称,该工厂计划于2025年开始建设,海底电缆工厂预计将于2027年完工。

通过LS GreenLink,其美国子公司LS Cable & System将投资6.81亿美元(约合6.3亿欧元)建设新工厂。该公司已从州和联邦政府获得总计 1.47 亿美元的支持,其中包括根据《通胀削减法案》(IRA)从能源部 (DOE) 获得的约 4800 万美元(约 4400 万欧元)和 9900 万美元(约 9100 万欧元)的投资税收抵免。

根据弗吉尼亚州州长格伦·扬金(Glenn Youngkin)办公室的消息,弗吉尼亚州经济发展伙伴关系与切萨皮克市,汉普顿道路联盟和弗吉尼亚州海事协会合作,以确保弗吉尼亚州的项目。总督批准了英联邦机会基金的1320万美元(约合1220万欧元)赠款,以协助切萨皮克市开展该项目。该公司有资格从弗吉尼亚港经济和基础设施开发区拨款计划中获得州福利。

据息,LS GreenLink的海底电缆设施预计将创造330多个全职工作岗位。

“LS GreenLink在弗吉尼亚州的投资将展示英联邦作为海上风电行业制造的领导者,”州长Glenn Youngkin说。 “LS GreenLink 已经认识到弗吉尼亚州拥有熟练的人才、世界一流的物流位置和商业环境,这将使其能够为其不断增长的全球海底电力电缆客户提供服务。”

关于新工厂选址的决定,LS Cable & System表示,由于美国大部分海上风电容量目前正在东海岸推广,该公司认为切萨皮克市是竞标新项目以及航运和运输的最佳地点。

“这个最先进的设施代表了我们对推动技术和工程界限的承诺,”LS Cable & Syste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Bon-Kyu Koo说。 “该设施不仅将增强我们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海底电力电缆需求的能力,而且还将使我们处于行业的最前沿。”

推荐阅读

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123米超大型海上风电叶片吊装完成

近日,阳江港务公司顺利吊装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123米超大型海上风电叶片。本次吊装的123米风电叶片代表着我国风电装备的最新技术水准,该款叶片单支质量超过70吨,含工装质量75吨,叶根直径超过6米,适配阳江青洲六海上风电项目13.6MW机组,是迄今阳江港务公司吊装尺寸最大、质量最大的风电叶片。 2024-07-15

“绿色巨擘” 126米海上风电叶片诞生记

海洋能源网获悉,SR260型号叶片由双瑞风电自主设计制造,叶片长度达126米,叶轮直径260米,是目前全球最长的已装机量产的海上风电叶片。走进双瑞风电,让我们随记着脚步看SR260超长叶片诞生记。 2024-07-15

美国NREL:海上风电为清洁氢气生产提供便捷途径

海洋能源网获悉,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海上风力涡轮机产生的电力来分解水以生产清洁氢气可能具有经济意义,特别是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物理学杂志:会议系列》上的文章美国大规模部署海上风能氢系统的潜力中。NREL表示,以接近美国能源部(DOE)低成本清洁氢气目标的成本生产氢气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技术和生产地点,预计的政策激励措施也可能发挥作用。研究人员表示:氢气... 2024-07-15

“海峰1007”重大改造项目正式近入施工阶段

7月12日,中交海峰风电所属海峰1007风电平台船重大改造项目在浙江友联船厂举行四方见证开工仪式。中交海峰风电、浙江友联船厂、舟山海事局、CCS舟山分社四方代表共同参加仪式,标志该平台船于6月份完成中间检验后正式转入重大改造现场施工阶段。该船型长135.68米,型宽40米,型深7米,桩腿高度91米,配备800吨全回转起重机,定员40人,自持力30天。依据十四五、十五五公司装备战略规划布局,海峰1000系列二代平台船定位将由海上风电安装转变为风机大... 2024-07-13

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

近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通知指出,要实施新能源倍增计划。坚持集散并举,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全面建设黄岛、胶州、莱西国家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鼓励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光伏+”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打造百万千瓦级海上新能源基地。加快建设“东方氢岛”,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培育“风光+氢储能”一体化应用模式。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探索潮汐能、波浪能、潮流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和2030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分别达到600万千瓦和1000万千瓦。要发展 2024-07-12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