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壳牌与合作伙伴寻求在中国建设海上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的机会

2022-06-29 16:19     来源:能动     大亚湾 壳牌 碳捕捉封存碳达峰碳中和
2022年6月28日北京 /美通社/ -- 壳牌与中国海油、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埃克森美孚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合作寻求在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大亚湾区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研究项目的机会。

四方拟共同建设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其储存规模可高达1,000万吨/年。建成后,该项目将帮助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期满足该地区企业的减碳需求。

在该谅解备忘录签署后,各方将开展联合研究,主要方向是:

评估技术方案

构建商业模式

明确政策支持需求

"中国的脱碳路径极具雄心 -- 需要在30年内实现从约10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到净零排放的跨越,"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黄志昌表示。"仅靠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是不够的,中国还需要积极实施碳移除。因此,在中国实现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解决方案中,碳捕集与封存将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期待携手合作伙伴推动中国碳捕集与封存产业的发展,共同为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中国对碳捕集与封存需求的激增为壳牌行业脱碳相关业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壳牌新兴能源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Anna Mascolo表示。"为此,壳牌一直积极与中国海油及其他伙伴合作,评估大亚湾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研究项目。该项目不仅能够满足我们不断扩建的南海石化项目和该地区其他工业企业的减排需求,更将助力壳牌整合和扩大在中国不断增长的低碳能源业务。"

碳捕集与封存是为难以脱碳的行业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技术方案。为实现到2050年成为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的目标,壳牌已将发展碳捕集与封存作为重要战略方向,力争到2035年达到2,500万吨/年的碳捕集与封存能力。

在碳封存方面,中国拥有显著的地质潜力:估计地下封存量为2.4 万亿吨,仅次于美国。中国目前有40 多个CCUS 试点项目,总封存量达300 万吨。其中许多项目是与提高石油采收率相关的小型开发项目。在未来四十年,这些项目的规模需要大幅扩展。2060 年,在净零排放能源体系中,每年将需要捕集并永久封存13亿吨二氧化碳。这意味着,未来四十年,CCUS 的封存量需要提高400 倍以上。尽管这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 因为中国的许多CCUS 技术即将或者已经实现商业化,但其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创造条件来支持利益相关方投资建设大规模CCUS 设施(尤其是作为工业脱碳解决方案的CCUS 设施)。

惠州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处广东省惠州市南部,毗邻深圳坪山区,距离香港47海里、深圳市中心约60公里、东莞市中心约120公里,拥有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和城市依托,是珠三角东岸地区唯一的石油化工基地。大亚湾石化区被列为全国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是广东省唯一列入的石化产业基地,位列"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一,2017年获评国家第一批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绿色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

推荐阅读

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我国第一口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

3月19日6时许,随着对讲机传来“启动”的指令,位于南海珠江口盆地的中国海油恩平15-1平台响起设备轰鸣声,喷涂有蓝色“中国海油”字体的马达钻具开始缓慢下沉入海。恩平15-1平台正式开启二氧化碳回注井钻井作业。这是我国第一口海上二氧化碳回注井。恩平15-1平台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海上石油生产平台,去年12月7日投入使用。该平台搭载我国首套海上二氧化碳封存装置,模块重约750吨,核心设备包括二氧化碳压缩机橇、分子筛、冷却器等。 2023-03-20

聚焦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邹宁:推动藻类产业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海洋渔业是十二大主要海洋产业之一,其中海水养殖是海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渔业碳汇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邹宁建议,推动藻类产业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早日实现。 2023-03-13

《浙江省海洋碳汇能力提升指导意见》发布!

海洋碳汇巩固提升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有力支撑,是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浙江的海洋碳汇生态系统主要包括盐沼、红树林、淤泥质光滩、海域水体和无居民海岛植被等。为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探索发展海洋蓝碳,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量”的工作要求,聚焦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打造碳中和重要增长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2023-03-13

聚焦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刘国跃:要更好统筹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

此外,刘国跃还提出要聚焦新能源跨越式规模化发展。坚持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新能源,牵头建设宁夏、甘肃等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组团开发大渡河、金沙江、西藏区域水电资源,加快建设玛尔挡、双江口、旭龙等水电项目,开发渤中、射阳等海上风电,建成宁东可再生氢碳减排示范区,提高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的基地型、园区型、城市型综合能源服务能力。 2023-03-11

“三桶油”在CCUS赛道上纷纷布局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重启并打造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CCER)市场,研究并发布CCUS方法学,推动CCUS项目尽快纳入我国自愿减排机制,参考国际经验出台支持政策,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受到越来越能源公司的重视。“三桶油”均把这一技术作为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成为目前CCUS技术开发和商业应用探索的先行者“三桶油”在CCUS赛道上有哪些布局? 2023-03-08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