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热点:  
海洋新材料 海洋装备 海洋牧场 碳捕捉封存 海洋经济 海洋生态 海上能源岛 岸电 海水淡化 海洋观测 示范项目

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

2024-06-07 10:17     来源:国家能源局     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源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发布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试点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陆上风电、地面光伏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拓展至光热及领海范围内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发电资源普查。专属经济区的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资源调查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统一组织开展。原则上沿海试点地区海上至少保证5个200m高度的风资源观测点和5个太阳能辐射观测点,并至少实现连续3年有效观测;具备海洋能开发基础的沿海试点地区,可根据各省情况开展潮流能、波浪能基本要素的观测。各试点地区依托工作平台,以县域为单元,开展资源普查工作,形成陆上(海上)风电和地面(海上、屋顶)光伏等资源普查报告、高精度风光资源图谱、可开发量数据库、工作经验总结等成果,并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原文如下: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中国气象局 国家林草局

关于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能发新能〔2024〕43号

为准确掌握我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条件,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决定在部分地区率先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地区

按照普查基础良好、对象覆盖全面、具有区域典型性的原则,选择河北、内蒙古、上海、浙江、西藏、青海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作为试点地区,以县域为单元,开展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试点工作。

二、试点内容

各试点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开展陆上风电、地面光伏和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具备条件的地区可拓展至光热及领海范围内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海洋能等其他新能源发电资源普查。专属经济区的海上风电、光伏发电资源调查由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结合实际统一组织开展。重点做好4方面工作:

(一)摸清开发现状。全面调查试点地区已建、在建风电和光伏发电场站位置、场区范围、发电能力、用地用海类型、光伏板下种植、生态环境敏感性等基本情况。

(二)评估资源禀赋。以已有气象观测数据和已建在建电站的测风测光数据为支撑,开展国产化自主技术的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数值模拟,时空分辨率分别不低于1千米、1小时,评估各试点地区的风能、太阳能等资源禀赋;结合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技术发展水平,评估各试点地区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发电能力,以及年、月、日等不同时间尺度的波动特性和分布规律,分析时空分布情况和互补特性等。

(三)明确开发条件。结合风电和光伏发电建设条件需要,摸清各试点地区风光资源分布的海拔高程、坡度坡向、湖泊冰川、地质灾害、潮汐、洋流、海底地貌、台风等环境要素和天然地形地貌特征,摸清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Ⅱ级及以上保护林地、国家级公益林、天然林地、基本草原等环境敏感区及管控要求,以及国土空间、生态环保、水资源、防沙治沙与风电光伏一体化等政策条件。坚持耕地保护优先、生态优先,保护林草植被,重点向“三北”等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倾斜,避让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尽量避让南方地区林草地,在严守相关管控要求的前提下,提出风电和光伏发电的可利用区域。

(四)评估可开发量。按统一技术标准,全面摸清各试点地区的理论可开发量和技术可开发量。其中,理论可开发量是考虑风光资源禀赋、天然地形地貌等因素后的最大可开发装机规模。技术可开发量是在理论可开发量的基础上,考虑“三区三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自然保护地、林地、基本草原、湿地、湖泊河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含水源保护地)、水利、通航、军事、港口等用地用海政策后的最大可开发装机规模;根据开发条件和发电能力差异等,进行技术可开发量的分级评估。

三、具体任务

(一)建立工作机制。国家层面成立试点工作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草局,负责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及相关技术标准指引、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总结试点成效。各试点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充分依托自然资源、林草、气象等现有成果,利用好新能源发电企业现有观测数据基础,加强成果整合、集成,实现跨行业数据共享,做好普查工作中的政策协调、数据融合、经费保障等工作。

(二)统一技术标准。为确保工作的技术规范性和一致性,试点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普查技术标准指引,明确普查对象可开发量评估、气象资源数值模拟技术路线、观测站标准化建设及数据管理、风光资源数据处理、普查成果制图、普查报告编制等技术规范,根据试点应用和反馈情况,形成标准清单,及时制(修)定相关技术标准。

(三)搭建工作平台。试点工作小组组织搭建统一工作平台,融合基础数据、技术标准、政策要求及普查工作流程,支撑形成各类普查对象可开发量、空间布局等普查成果,推动普查工作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开展。各试点地区依托工作平台,融合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国土空间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等数据,开展资源普查工作,并及时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四)建设观测网络。各试点地区应优先利用气象站观测数据和风光电站测风测光数据,并按照开发区域全覆盖、观测要素全覆盖的原则,按需开展观测站标准化建设,形成覆盖各试点地区县级行政区、能够指导风电和光伏发电规划布局的区域资源观测网络。原则上试点地区陆上各县应至少保证1个180m高度的风资源观测点和1个太阳能辐射观测点,并至少实现连续3年有效观测;原则上沿海试点地区海上至少保证5个200m高度的风资源观测点和5个太阳能辐射观测点,并至少实现连续3年有效观测;具备海洋能开发基础的沿海试点地区,可根据各省情况开展潮流能、波浪能基本要素的观测。

(五)形成试点成果。各试点地区依托工作平台,以县域为单元,开展资源普查工作,形成陆上(海上)风电和地面(海上、屋顶)光伏等资源普查报告、高精度风光资源图谱、可开发量数据库、工作经验总结等成果,并及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四、工作进度

(一)试点准备阶段。2024年6月至2024年9月,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和普查工作平台;建立工作机制,完成基础资料收集,开展风光资源观测网络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试点实施阶段。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资料和成果,开展试点地区的陆上(海上)风电和地面(海上、屋顶)光伏等资源普查工作,完成资源禀赋、建设条件、可开发量的初步评估。

(三)试点总结阶段。2025年10月至2025年12月,各试点地区形成资源普查成果,总结试点工作经验,报送试点工作小组。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工作组织。各试点地区能源和气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协作,进一步细化资源普查实施方案,建立普查工作机制,开展资源普查工作。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挥能源气象服务保障联合工作机制作用,制定普查技术标准体系指引,搭建普查工作平台,并配合做好资源普查相关技术支撑工作;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海洋能资源普查组织协调和成果集成工作。

(二)整合社会资源。各试点地区要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及开发企业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好气象部门观测资源以及开发企业已有的测风测光等基础数据,充分依托自然资源、林草、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有成果,加强各行业既有成果的整合、集成、应用,加快推动试点普查工作高效开展。

(三)利用先进技术。数据融合工作鼓励采用网上填报、云共享、自动识别等方式开展,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普查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地理信息、卫星遥感、激光雷达、数值模拟等新技术,创新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方式,科学、高效推进试点工作。

(四)确保数据质量。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数据质量的管控检查核查。科学统一制定普查工作相关数据标准规范,并做好宣贯及培训工作。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及标准中相关数据要求,认真组织,科学规范数据处理,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

(五)落实普查经费。坚持节约高效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已有经费渠道,发挥试点地区政府和企业的作用,落实资源普查经费,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六)做好经验总结。普查试点工作完成后,各试点地区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并将试点普查工作成果报试点工作小组,为开展全国范围的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试点工作中遇到重大事项或相关问题,及时向试点工作小组报告。其他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意愿的,可参照此通知开展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中国气象局 国家林草局

2024年5月24日

推荐阅读

EDF和Repsol合作进行伊比利亚海上风电招标

海洋能源网获悉,近日,EDF Renewables和Repsol签署了一项独家协议,将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未来海上风电招标方面进行合作。据悉,此次合作将Repsol对多能源增长的承诺及其对西班牙和葡萄牙市场的了解与EDF Renewables的技术经验相结合。Repsol表示,预计到2027年将拥有9,000兆瓦至10,000兆瓦的装机容量,其中50%计划在伊比利亚半岛,30%在美国。为了发展其可再生能源项目组合,该公司设定了到 2027 年的 30 亿至 40 亿欧元的投资框架。根据Repsol的... 2024-07-19

World Bank报告:到2050年巴西可以安装海上风电达96吉瓦

海洋能源网获悉,根据World Bank发布的一项研究,巴西拥有超过1,200吉瓦的海上风电技术潜力,并且通过海上风电战略和政策、许可法规、电网和港口升级到位,到2050年可以安装多达96吉瓦的发电能力。该研究由DNV进行,其中包括480吉瓦的固定底部(水深小于70米)和748吉瓦的浮式风电技术(水深从70米到1公里)。在此基础上,巴西海上风电发展情况报告提出了三种情况,表明即使在基本情况下,巴西也有机会到2050年安装16吉瓦,占该国发电能力的3%。中期增长... 2024-07-19

中交二航局5500T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完成总装

7月17日,振华重装承建的二航局5500T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在振华启东海工码头顺利完成总装。据悉,中交二航局5500T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是目前国内技术最先进、起重能力最大的双臂架变幅式起重机,为二航局5500T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的配套起重设备。起重机四主钩额定起重量5500T,起升高度水上120m,水下15m。该船主要用于桥梁工程,也可用于水工工程和海上风电工程。该船采用浮箱助浮技术,吃水小,可在浅水区作业。同时,因其较强的作业适应性,可满足长江口、珠江口、舟山群岛及渤海湾等主要近沿海水域施工 2024-07-19

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海上升压站及无功补偿站上部组块建安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

近日,中广核阳江帆石一海上风电场海上升压站及无功补偿站上部组块建安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基本情况。排序:1 中标候选人名称: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联合体。投标报价:人民币319,981,800.00元。质量:满足招标文件要求。工期/交货期:满足招标文件要求 2024-07-19

欧盟专注于海洋能源设备环境监测的项目再次获得延长

海洋能源网获悉,欧盟支持的 SafeWAVE 项目旨在克服一些可能阻碍海洋能源未来发展的非技术障碍,该项目已延长至 2024 年 12 月。据息,简化波浪能环境影响评估(SafeWAVE)项目的扩展将使项目合作伙伴能够继续解决可能阻碍海洋能源未来发展的非技术障碍,海洋能源是欧盟蓝色增长战略的关键支柱。该项目致力于通过收集、处理、分析和共享在海上运行的设备周围的环境数据,以及对未来更大规模部署的累积影响进行建模,提高对波浪能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2024-07-19

阅读榜